1.改革春风唤醒的。是涌动在每一个角落的创造活力;开放大门迎来的,是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观察中国经济的成色,既要用好望远镜,登高望远看清发展大势;也要用好显微镜,耐心细致检验微观经济活动状态。 2019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179万户,

admin2021-11-02  25

问题 1.改革春风唤醒的。是涌动在每一个角落的创造活力;开放大门迎来的,是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观察中国经济的成色,既要用好望远镜,登高望远看清发展大势;也要用好显微镜,耐心细致检验微观经济活动状态。
    2019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179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再创新高,活跃度为70%左右,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最新公布的市场主体发展数据,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不仅“颜值高”“体格壮”,而且“气质好”“活力旺”。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细胞活力四射,经济才会身强体健。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动力之源就来自一个个企业释放的强大活力。已经过去的2019年,尽管面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在宏观层面体现出大盘稳、结构优,更在微观层面表现得亮点纷呈、活力十足。日均新设企业2万家这个重要指标,折射出中国经济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草木繁荣,正因土壤优良。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说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与日均新设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相呼应,我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也从2014年的96位上升到31位,提升65个名次。快速提升的数据,展现出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削减超过40%,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让企业轻松办事、专心发展:减税降费,2019年全年实际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让企业轻装上阵、逆风起飞;强化法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让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2019年,《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一系列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让民营企业得到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与此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的问题,中国坚定以开放求发展,将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747家,实际使用外资84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
    澎湃的微观活力,标注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铿锵脚步。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科创板鸣锣开市……一项项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招,将蕴藏在企业的创新活力激发出来,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2.“对于很多民营的制造型企业来说,近几年留在上海的门槛真的是越来越高。”企业主姚亮说,当前一边享有留在上海带来的企业发展潜力,一边默默承受着逐渐高企的生产经营成本的中小实体企业并不在少数。
    记者了解到,中小实体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物业与房租成本的快速上涨。2014年以前,上海郊区的金山、奉贤与浦东等工业园区内的租金水平,大概在每天0.4元/平方米至0.5元/平方米,但2018年至今已经接近每天0.8元/平方米至1元/平方米的水平,几乎翻了一番。
    而在浙江桐乡,欧莉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国杉表示,2015年他在当地的租房费用为12万一年,如今已经涨到了25万一年。除此之外,很多签订的房租协议中,皆有房租逐年上浮的条款,每年房租实现5%~8%的增长甚至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事实上,“涨涨涨”的还不只是房租,制造企业的用工成本攀升,同样也是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据《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的用工成本占比最高,达到了61.4%,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
    “现在工人工资每年上涨10%左右也已经成为行业规则。”吴国杉坦言,对于众多类似的小微制衣企业来说,当前每个月用工成本近50万元,旺季还能够承受,淡季就只能无奈亏本。
    在制造业庞大而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条中,国内诸多制造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更多的还是受制于国际市场,一旦出现类似原油涨价、汇率波动等情况,原材料的价格浮动就会沿着供给产业链传导至这些制造业的“神经末梢”。
    “很多原材料是根据国际市场定价的,特别是稀有金属材料,受汇率等因素影响很大。”姚亮说,以扭力工具行业的原料成本涨幅为例,其产业所需的合金钢、钒和锰等原材料价格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内上涨超过了50%。
    对于多年前从小作坊起步创业的姚亮而言,作为小微企业,很多税费的征收是可以合理避开的。如今上海在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进驻园区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同时也意味着税费征收必然要达到园区的征收标准。
    “对我们来说,制造业税率从17%降至16%的确减轻了一些压力,但同时城市发展对企业生产要求拔高,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姚亮说,很多能够进驻到园区内的小微制造企业还暂时处在由粗放加工制造到技术研发的过渡阶段,尚未真正产生利润,但为了“留下来”并达到园区税收标准,就必须要想办法来完成缴税的任务。
    除此之外,员工社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也是当前民营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姚亮的企业生产车间中,普通工人按照上海2017年的最低社保缴纳标准是每人每月1600多元,而目前这一标准已经变成每人每月超过1700元。
    据了解,此前国内制造行业发展的恶性价格战乱象也闲扰着姚亮所在的扭力工具行业。在国内市场逐渐兴起时,民营资本的逐利者纷纷介入其中,导致行业内低端产品持续泛滥。从长远来看,国内市场的低端价格竞争已经成为产业自身壮大的主要阻碍,使国产产品根本无法撼动进口扭力工具在国内市场所占据的垄断市场地位。
    某塑料制品厂厂长透露,2017年3月,他在上海的生产企业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脏乱差”企业名单,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搬迁至安徽黄山的工业园区中,在环保持续加压、环评无法达标的环境下,企业仍然面临着生产萎缩的下行局面。“这几年,在小微制造企业外迁的浪潮中,走了很多家类似的企业。”
    “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压力,实际能够成为一种发展契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指出,很多块状经济诞生出的中小制造企业必然无法长期生存下去,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也终将
会有优胜劣汰。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原有的组织方式和低成本的恶性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才是企业最终的出路。
    3.Z省是民营经济大省,同时也是用工大省。这些年,不少民企都遭遇招工难的问题:大学生留不住,熟练技师不好找,新生代农民工不只为赚钱更要尊重。春节后,外来务工人员再次出现“提前返乡迟迟归”现象,这让不少民营企业主感到头疼。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江南控股集团总工程师黄作兴谈到招工问题的时候,叹了口气。“民企招工比较难,有时是高层次的人才,即使招来了也往往留不住。”他苦恼地问,“人才都哪儿去了?”
    黄作兴说起企业招工遇到的尴尬事,以前曾和某大学对口专业的10名毕业生签订了意向书,结果就业时却一个也没来。公司特意去问,其中有学生就说W市的生活成本太高,毕业后去W市,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还有一次公司曾一口气招了W市大学60位毕业生,但是几年下来最后能踏实留下来的只有五六个,“不少人都是把第一份工作当作跳板,只用来作为积累经验的地方”。
    黄作兴说,这些年,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想去做公务员或者外企了,他们很多人都选择了回中西部老家的二三线城市。
    一位甘肃的毕业生曾告诉他,在W市10000元的月薪还不如老家4000多元的月薪日子过得滋润。
    “这些年,招工都挺难的,工资也一年比一年开得高。比如今年,技师工资都超过工程师了,熟练的技师月薪没有六七千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去招人。”黄作兴说,“当然,企业也很理解一些高学历年轻人的想法,毕竟苦读出来也不容易,对工作有较高的期许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些年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日俱增,民企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高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也可以做些转变。”
    同时,黄作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政策,对民企招工难的问题加以扶持。比如,能解决外地引进人才的子女就地入学问题,能建设更多的经适房来满足这批人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说,民企中小少都是小微企业,对人才格外需求,但留人却很困难。他说,“小微企业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90%以上,提供了75%的就业,但招人留人的困难却不小。”
    尤小平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能够酌情设立小微企业人才专项基金,用以支持这些企业招揽人才。他表示,小微企业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加之内部各项机制不太健全,导致招人和留人有较大困难。他还建议政府出台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人才津贴或其他支持,帮助小微企业筑巢引风。
    最后,他说,不少小微民营企业目前遭遇融资难的困境,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这也是很多人才觉得前景不明而选择离开的深层次原因。他建议国家能够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合理构建多通道的融资体系,切实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学历更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也更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全国人大代表、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表示,有时候企业遭遇招工难,是因为这样的打工者对城市的归属感还不够。
    在徐爱华看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知识背景、价值取向与父辈有较大差异,对城乡差距、一城两制、身份歧视的不认同感比较强烈,维权意识、维权能力都在逐步增强。
    “他们有自己的中国梦,他们到城市里来寻梦,而不是单纯地赚钱养活自己,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徐爱华说,除了企业这一块,政府也应该改进城市管理,着力解决他们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给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待遇。这样,招工难的问题应该可以缓解。
    4.营商环境是企业的直接感受,为深入了解企业对广州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广州市调研组分别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优化营商环境的访谈,收集企业对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及建议。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
    广州市邀请参与调研的企业对2018年度广州营商环境做了简单评价,有30家企业对广州营商环境感到“比较满意”,3家表示“非常满意”,2家感到“一般”。多位企业代表评价,广州市各级政府办事效率高、程序较为明晰,企业在创办、申报事项时感觉到比早几年明显更便捷,“特别是审批标准、条件审批规范化,不像以前‘找人’‘找门道’”。广州一家商贸业运营企业代表评价,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随时可查、清晰规范,“流程减少、时间缩短,相当于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很不容易”。天河区一家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为广州政务服务优化点赞。
    营商环境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运营,天河一家科技研发企业代表谈到,公司研发所需新材料在广州及周边城市都没有,要么通过进口,要么自行制造,“最后选择了自己制造,费用非常高”。他指出,广州培育和引进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但广州的“研发生态圈”还不成熟,高端配套材料、技术更新型的材料和辅助性技术依旧短缺,实际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他希望能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有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谈到,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是小微企业要承担的重要成本。一家天河区的科技企业代表谈到,希望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免征范围。有制造业企业提出,对于实体产业经济的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希望能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据了解,2014年以来国家多次扩大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包括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都得到落实。
    “民营企业做生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在天河区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代表感受颇深,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创业团队打拼,对政策不熟悉、不会用确实“吃亏”。有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谈到,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才有相应扶持,而市区两级的产业配套扶持、人才落户等都没有投资额或者纳税额的“门槛”,“这相当于扶大扶强,对于初创企业没有利好”。实际上企业在初创阶段更需要政府扶持、补贴奖励等,同时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扶持也是吸引人才落户的方式。
    有天河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补充,初创企业团队都专注在技术研发上,对政策、政府流程研究不多,更没有专人研究政府事务,就算知道有扶持政策也不懂得去申报,希望政府部门能提供协助。广州的小微企业既不了解政策,也觉得获取补贴的过程太烦琐,就不想申请了。但在有的城市,政府部门会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
    “信息不对称”是不少企业在办事时遇到的问题。一位天河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谈到,曾试过因为市和区级政府部门对于同一政策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企业办理手续来回跑的现象,耗时又耗力。同样的问题,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遇到过,有负责人提出疑问:“企业办事行不行,是政策说了算、制度说了算,还是具体办事人说了算?”因企业不熟悉、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的惠企政策就像“玻璃门”,企业“看得着、摸不着”。
    “好的政策是企业能看得懂、用得着的政策。”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都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政策辅导,优化申报流程,降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的“政策门槛”和“服务门槛”,提升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在政府服务方面,天河区一家科技研发企业的负责人谈到,广州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设立和配套齐全,“就是少了点亲和力”。该负责人感觉,广州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的方式“过于传统”,大多是“看本子、走流程”,没有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如果企业对流程不熟悉就容易来回跑。该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提出需求后,相关部门有对接人上门服务就好了。政府关怀企业需要及时、随时地沟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局势以及经济下行压力。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三次提出“微观主体活力”,传递中国未来发展新动向,为破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开良方”,是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起搏器”。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基本矛盾的统一体,微观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搞活微观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是“双创”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作为重点提出,就是要破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让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能够实现良性发展。虽然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但像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频繁提出“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确实少见。
    “微观主体活力”不会从天而降,核心是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同时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不断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假如你是广州市调研组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收集到的访谈资料,撰写一份有关广州市营商环境的工作报告,供领导参阅。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3)只写正文即可;
    (4)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为深入了解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我市调研组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就我市2018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访谈,其中大多数企业代表认为我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流程少、效率高,总体评价较为满意。 虽然我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研发生态圈”不成熟,研发所需新材料和辅助性技术短缺,自主制造费用过高; 2.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 3.产业扶持、人才落户等门槛过高,对初创企业不利; 4.小微企业对政策、流程研究少,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政府服务不到位而使优惠落空。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对自主研发的科创企业,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从而扩大研发材料供给和开展技术性学习; 2.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落实国家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 3.要针对性扶持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给予补贴奖励和吸引人才落户等政策优惠; 4.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并及时派遣人员上门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D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