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性,38岁。间歇性水肿6年,近1周水肿加重。尿蛋白(++++),尿比重1.010~1.012。血生化检查:总蛋白51.2g/L,清蛋白20.5g,/L。 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下述错误的是
患者,男性,38岁。间歇性水肿6年,近1周水肿加重。尿蛋白(++++),尿比重1.010~1.012。血生化检查:总蛋白51.2g/L,清蛋白20.5g,/L。 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下述错误的是
admin
2018-06-30
86
问题
患者,男性,38岁。间歇性水肿6年,近1周水肿加重。尿蛋白(++++),尿比重1.010~1.012。血生化检查:总蛋白51.2g/L,清蛋白20.5g,/L。
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下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大量蛋白尿
B、低蛋白血症
C、高胆固醇血症
D、高氮质血症
E、高度水肿
答案
D
解析
肾病综合征有四大特征。它们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血胆固醇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Yoj777K
0
相关专业知识
全科医学(301)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患儿,6岁。因发热、咳嗽1周,水肿、尿少3天入院,体检:全身明显水肿,呈凹陷性,血压110/6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6~8个/HP,血浆白蛋白21g/L,胆固醇9.0mmol/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社区诊断的常用定性研究方法是
患者,男性,34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20年,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本次症状加重伴发热1天就诊。患者如有以下疾病不能使用垂体后叶素
患者,男性,34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20年,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本次症状加重伴发热1天就诊。如该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咯血增多,考虑大咯血,咯血量
患者,男性,34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20年,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本次症状加重伴发热1天就诊。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
患者,男性,34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20年,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本次症状加重伴发热1天就诊。询问病史中应特别注意患者既往可能有
男性,16岁。因“发作时性抽搐2年”。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倒地,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双眼球上窜,双上肢弯曲,双下肢伸直,全身肌肉由强直到阵挛性收缩,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舌咬伤,口鼻流出泡沫或血沫,尿失禁,每次持续5~10分钟不等。清醒后感到头痛、乏力。脑
男性,67岁。近两年来出现讲话时突然沉默不语,约两小时后转为正常,有时出现视幻觉。近一年来出现双手抖动,查双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肢对称性皮肤颜色改变B.下肢浅静脉红、肿、硬,有压痛,足背动搏动减弱C.趾端坏死,血胆固醇增高D.下肢静脉淤血、水肿,慢性溃疡形成E.下肢变形粗肿,肢端慢性溃疡形成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女性,35岁,发热伴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及腰痛3天,双眼睑稍水肿。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肾区叩痛(+)。尿常规:比重1.018,蛋白(+),RBC(++),WBC(+++),颗粒管型及白细胞管型(+),为明确诊断。下列哪一项检查应列为首选
随机试题
胆固醇是下列哪一种化合物的前体()(1993年)
患者,男,50岁。肥胖,大量饮酒后,出现趾与跖趾关节剧痛伴红、肿、热1天。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患者,男,48岁。上颌多颗后牙陆续因龋患缺失近4年,曾做可摘义齿修复。检查:缺失,牙槽嵴丰满,余留牙正常,上颌隆突明显,呈结节状。可摘局部义齿的大连接体应采用
抑郁症的急性期,抗抑郁剂治疗至少
国家三角点应具有足够的密度,关于密度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对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6年7月10日,甲与乙订立买卖合同,以500万元的价格向乙购买一套精装修住房。当日,甲支付了40万元定金,乙将房屋交付给甲。双方约定:甲应于8月1日前付清余款:乙应在收到余款后两日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7月15日,当地突降特大暴雨,该房屋被淹没,损失额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A.铁B.红磷C.木炭D.硫黄请回答下列
沿着新修的国道从呼伦市出发一直向北,如果是在冬季,沿途草原大雪覆盖,松林点缀、白雪皑皑。间或有驯鹿从密林中迁徙、_______雪原。黑白相间,宛如格林童话的冰雪世界。车行敖鲁古雅的布冬霞部落,驻足静听阵阵哨笛,鄂温克族人驯养的角鹿从四方密林中飞疾汇聚,场面
Therearemanyargumentsforandagainsttheinterviewasaselectionprocedure.Themainargumentagainstitisthatitresult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