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十部研究近现代史的著作及其作者,并加一句话评论
十部研究近现代史的著作及其作者,并加一句话评论
admin
2016-07-11
112
问题
十部研究近现代史的著作及其作者,并加一句话评论
选项
答案
①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评论:该书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内外因素的作用,是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有独创见解的一本书。 ②茂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评论:作者详尽考订了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 ③许纪霖、陈达凯编:《中国现代化史》 评论:该书以现代化为指向与核心,从政冶、经济、社会文化、思想诸方面重新观察并叙述了1800年至1949年的历史,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宏观全景和内在脉络。 ④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评论:本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民国政治,对民国史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以一种“去熟悉化”的眼光来重新检视,引发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⑤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 评论:作者从多个角度对庚子勤王问题加以详细的阐释,深入分析了趋新各派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面生动地阐释了“庚子勤王”运动对晚清政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⑥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评论:全书在体例上按专题研究进行排列,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间社会等方面更加深入地考察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对人们如何看待近年来出现的“新观点”有所帮助。 ⑦沈志华:《冷战的起源》 评论:本书主要论述了冷战的思想根源、冷战在欧洲的起源和在亚洲的起源情况,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决策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冷战形成的最初起因,对冷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⑧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1949—1976年的中国》 评论:该书理顺了“文化大革命”混沌一团的历史线索,对“文化大革命”作了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论述,是一部有学术价值,可读性很强的专著。 ⑨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评论:该书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以及民情风俗等侧面,多学科、多层次地综合研究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历史变迁,集中体现了七十年代西方中国学研究的成果。 ⑩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评论:本书详细地记载了“五四”前后的史实,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焦点,是迄今海外对五四运动记述最详细、资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著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uT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20世纪初出现的法西斯主义文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它与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的控制
犬儒学派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所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根据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地区多为干栏式建筑。
康有为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是在()。
分析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南京大学2013年世界史真题
【海上之盟】宁波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云南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陶片放逐法
随机试题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两大法系刑事审判模式的特征。(中南财大2006年研)
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
A.糖尿病肾病Ⅰ期B.糖尿病肾病Ⅱ期C.糖尿病肾病Ⅲ期D.糖尿病肾病Ⅳ期E.糖尿病肾病Ⅴ期临床糖尿病肾病为
一名患急性喉炎的小儿,安静时可听到喉呜,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管状呼吸音,患儿心率加快,约130次/分,该患儿喉梗阻程度为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辨力的极限不取决于
张小姐于2007年11月1日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10000元,则1年后张小姐可以拿到利息(假定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3.87%,利息税税率为5%)()。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的是( )。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因政府职能是通过公务员的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
某珠宝店被窃。经过侦破,查明作案的人就是甲、乙、丙、丁这四个人中的一个人。审讯中,四个人的口供如下:甲:“乙就是罪犯。”乙:“丁才是罪犯。”丙:“我不是罪犯。”丁:“我也不是罪犯。”现在知道,四人中说真话与说假话的人数不等,那么以下哪项能判定真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