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对某桥梁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已知:1号桩设计长度为19.00m,桩径为0.9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0天;2号桩设计长度为27.00m,桩径为1.2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5天。桥
对某桥梁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已知:1号桩设计长度为19.00m,桩径为0.9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0天;2号桩设计长度为27.00m,桩径为1.2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5天。桥
admin
2020-04-28
59
问题
对某桥梁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已知:1号桩设计长度为19.00m,桩径为0.9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0天;2号桩设计长度为27.00m,桩径为1.2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灌注龄期大于25天。桥位处的地质情况为多年冻土、角砾土。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2号桩,当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难以确定桩身缺陷时,可采用( )进行验证。
选项
A、超声回弹综合法
B、钻芯取样法
C、现场开挖
D、静载试验法
答案
B,C,D
解析
(1)由超声波脉冲信号的特性可知,其高频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时衰减较快。低应变反射波法是根据弹性波的反射原理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由于激励波沿桩身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对于大直径长桩,其深部缺陷很难探测。根据题设条件,2号桩桩长为长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时,应使锤击振源产生主频低、能量大的信号。当锤击振源的质量大、材质软时比相反特性的锤击振源产生的主频低,故本题AD选项正确。
(2)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1/3半径处,且距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测点数量不宜少于2个:当桩径大于1000mm时,测点数量不宜少于4个,综上所述,根据题设条件可知B、C选项正确。力锤或力棒的锤击位置位于桩顶中心处,因此该部位不能埋设传感器。
(3)从波形看,该桩缺陷特征明显,距桩顶1.68m至4.92m扩颈,有桩底反射。符合Ⅱ类桩的分类原则,接以往把扩颈这类缺陷判为有利缺陷,该桩应判为Ⅱ类。但考虑该桩地处高原冻土地区,浅层扩颈对桩基冻胀抗拔力影响很大,属不利的缺陷及缺陷特征十分明显等因素,判定此桩为Ⅲ类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在信号分析判断方面较为复杂,请读者参考相关教材和规范学习。
(4)从波形上看,桩底反射明显,波速正常,在距桩顶13.5m处有缺陷反射 但考虑到波形中缺陷反射波在13.5m左右与桩底反射波正好呈周期性振荡,桩底反射波可能是缺陷的二次反射,推定该处为混凝土严重离析,判断该桩为Ⅲ类桩。
(5)在工程实际中,由于低应变动测法在检测和判定基桩完整性时会受到多种条件制约和影响,使得一些缺陷桩难以判定,容易产生争议;为了深证基桩工程质量,应当根据缺陷程度和位置采用相应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如现场开挖、钻芯取样法、静载试验法或高应变检测法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1ly777K
0
桥梁隧道工程
助理试验检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
相关试题推荐
对热轧带肋钢筋HRB335进行拉伸试验,钢筋规格型号为20mm×400mm。请回答下列问题。钢筋拉伸试验的一组试样数量应为()根。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分别为()。
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某钢桥进行焊缝检查,请回答以下问题。关于钢结构焊缝无损探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的钢筋检测仪检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时,应注意()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对某在用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结构材质状况无损检测,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在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时,有关技术要求包括()。
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查时,分段测量相邻测量段接头重复长度不应小于0.5m。()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力学性能试验中,要求环刚度不小于5kN/m2。()
隧道开挖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墙脚以上0.5m范围内严禁欠挖。()
某隧道施工时,开挖部位为Ⅲ级围岩,则拱部超挖的允许偏差为()。
拉吊索的索力偏差率超过()时应分析原因,检定其安全系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在结构承载力检算时加以考虑。
随机试题
菲利普斯曲线
争名利,何年是彻。彻: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法E.沙氏或索氏提取法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
计算机的数据输出设备主要有()、打印机、绘图仪等。
甲上市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其发行方案的下列内容中,符合证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2011年)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017·福建)“小明既聪明又勤奋”,该评价涉及的心理现象是()
《根特协定》
Notes:parade游行TheVillageofPouceCoupeofficewillreopenon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