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论述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admin
2020-05-04
65
问题
论述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选项
答案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促进功能,教育工作者要应该特别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出来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培养目标还应当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规律来确立。从教育目的到培养目标的转化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实现过程。所以应当对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正确的理解与界定。 (2)理解全面发展的现代内涵,克服以往存在的误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我国教育目的中全面发展这一精神实质是显而易见的,但要使其得到更好实现,必须在以下方面给予正确的把握和理解: 第一,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它们所说的“全面发展”,基本上限于人的精神生活或文化生活,而忽视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生产劳动领域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问题。二是它们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涉及到极少数人,特别是极少数“精神贵族”的自我发展问题。我们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问题,既包括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又包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强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同时,我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极少数人的发展问题,更多涉及的是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第二,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把全面发展看成是平均发展,这种认识是非常机械的。实质上,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它意味着人的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智力发展以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结合,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美和谐。 第三,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认为全面发展不是个性发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的个性发展总是和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全面和谐发展,也不会显示出完美的个性,也不会有个性的很好发展。德、智、体等各种素质在个体身和谐发展,正是个性完善发展的表现。因此,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并不是矛盾的。 我们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这是因为:第一,这是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从历史发展上,我国既有全面发展教育的正面经验,也有忽视全面发展教育的反面经验。特别是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至今仍然存在,并在不同程度地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第三,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等均从不同角度提示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能力、才能与品德等诸方面在构成完整,完善个体中的相互联系性和制约性。这些都从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证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对搞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明确:普通中小学(包括实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各种高一级教育打好基础,为民族素质提高打好基础。要更好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应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全面发展教育。 (3)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育的关系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不可分割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育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育的因素,各育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各育的配合,都需要其他各育之协调。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任何片面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人的素质的发展出现倾斜。说它们不能相互代替,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区别的。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各育的不可分割和不可代替,反映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在教育中要扎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要注意避免两种片面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对立开来。 (4)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需要有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同时这种教育实践也需要依据教育目的来加以很好地把握,即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实践的根本标准。忘却这一点,就会导致对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这一价值因素的轻视,而主要注意其中的工具性因素,造成手段与目的颠倒,把手段当作目的,人们所批评的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就属此类问题。本来考试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是检测教育效果的手段,但却成了教育追求的目的,使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缺失,教育实践背离教育目的的宗旨,这是我国当代教育亟待解决和防止的问题,为此,不断强化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加强对教育实践的评估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HM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崇宁兴学”是宋代三次兴学中最为彻底的一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宋代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超过了前两次,其发动者是()。
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概念仅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个体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
()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
“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范围,而且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否则不能引起儿童学习的动机,也就不能有自发的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学习教育学的根本原则是()
随机试题
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男性,45岁,腰痛多年,时轻时重,伴双下肢后外侧痛。10天前搬重物后腰腿痛加剧,并出现麻木与排尿困难。查体:腰5运动受限,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散,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阳性。鞍区痛觉减退。出现排尿困难、鞍区麻木的原因是
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和失代偿期的最常见诱因是
脏腑阴虚的共同症状是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其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5,那么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应是()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
Fewcreationsofbigtechnologycapturetheimaginationlikegiantdams.Perhapsitishumankind’slongsufferingatthemercyo
FiveCommonMistakesinConversationsandTheirSolutionsI.NotlisteningA.Problem:mostpeople【T1】______【T1】______—waite
A、Literature.B、USCulture.C、TOEFL.D、BusinessEnglish.D女士在介绍课程时,提到了computerliteracy,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和businessE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