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也体现在了我国古代的刑事立法当中。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矜老恤幼”原则,并为后世立法所继承。该原则对确立当代法律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有何借鉴意义?

admin2021-11-18  28

问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也体现在了我国古代的刑事立法当中。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矜老恤幼”原则,并为后世立法所继承。该原则对确立当代法律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有何借鉴意义?

选项

答案除秦朝外,我国古代立法一般以年龄来确定刑事责任能力。西周时期规定“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日悼。悼与耄,虽有死罪不加刑焉。”即80岁以上的老人及7岁以下的幼童犯罪,可免予刑罚处罚。《唐律疏议》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即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90岁以上、7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 中国古代对未成年犯罪以及老年犯罪的规定,对当代确立法律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它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是刑事法律。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的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刑事责任通常由个人承担,也有一些刑事责任由法人或组织承担。我国目前在确定刑事责任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已经比较详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但是对老年人的保护尚不完善。虽然《刑法》也规定了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与《唐律》相比,对老年人犯罪的情况区分得不详细。我国在确定刑事责任时,应详尽确定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标准,有从宽处罚的年龄区间,比如60岁到75岁之间犯罪,应如何处罚;75岁至80岁(或90岁)之间犯罪,应如何处罚。且法律应规定一个最高年龄限制,超过该年龄,即使有犯罪行为,也不受处罚。比如《唐律》规定,90岁以上,犯死罪也不处刑。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到底什么年龄可以作为犯罪勿论的最高标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设定年龄上限是可以借鉴的,这体现了对老年人保护的措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MP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