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瓶子原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分别加入A、B两种酒精溶液100克和400克后(假设溶液不会溢出),测得瓶子里的酒精浓度为14%,若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B种的2倍,则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
瓶子原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分别加入A、B两种酒精溶液100克和400克后(假设溶液不会溢出),测得瓶子里的酒精浓度为14%,若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B种的2倍,则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
admin
2018-03-05
44
问题
瓶子原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分别加入A、B两种酒精溶液100克和400克后(假设溶液不会溢出),测得瓶子里的酒精浓度为14%,若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B种的2倍,则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
选项
A、20%
B、24%
C、30%
D、36%
答案
A
解析
溶液问题。设B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则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2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100%=14%,解得x=10%。则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20%。故本题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WO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调查发现,男女生各半的一个100人的班级,20%患有色盲症,其余正常;如果女生有色盲5人,则正常男生的人数是()人。
李工程师家有4口人,母亲、妻子、儿子和他本人。2013年,4人的年龄和为152岁,平均年龄正好比李工程师的年龄小2岁,比妻子的年龄大2岁。若2007年时,妻子年龄正好是儿子的6倍。问哪一年时,母亲的年龄是妻子年龄的2倍?
将一批种子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村民,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种子数的比为5:4:3,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种子数的比为7:6:5,其中有一位村民比原计划多得了14袋种子。那么这位村民是谁,他实际所得种子数为多少袋?
学校初一年级有学生135人,某次运动会上,该年级男生中的参加长跑,女生中的参加竞走,其他人没有参加任何项目。已知该年级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多占年级总人数的。问该年级男生人数的最大值为多少?(男女人数均不为0)
某单位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55人,非本科学历的有105人。问非研究生学历的人中非本科学历比本科学历人数多多少人?
容器里盛满60升纯酒精,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满,然后倒出比上次多14升的溶液,再用水加满,如果这时的纯酒精和水各占一半,问第一次倒出纯酒精是多少升?
某校初一年级共三个班,一班与二班人数之和为98,一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6,二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8,则二班人数为()。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北大学生中干部子女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20%以上增至1997年的近40%,超过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成为最大的学生来源。有媒体据此认为,北大学生中干部子女比例20年来不断攀升,远超其他阶层。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媒体
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能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由此可以推出()。
A、3B、17C、27D、39C对角线上数字和相等。13+3=9+7,24+26=12+38,16+15=(27)+4。
随机试题
某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未按规定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了地下管线,受到建设主管部门的处罚。下列不属于该案处罚范围的是()。
不正当竞争从根本上违背的基本原则是()
处方中写“泡参"时应付
设X1,X2,…,Xn是来自正态总体N(μ,σ2)的简单随机样本,若(Xi+1-Xi)2是参数σ2的无偏估计,则c=()。
成功的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让施工项目中各个环节上的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
(一)[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机械厂加工车间机电安装工程,内容有:工艺设备、管道(其中油管道为中压管道)、电气、桥式起重机和储油罐等安装。在施工过程中,甲方现场代表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名焊工资格有效期已过。储油罐灌水试验检查合格,放水时
关于职位说明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有“尚滋味”,“好辛香”调味传统的是()。
花旗银行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花旗集团的资产规模已达9022亿美元,一级资本545亿美元,被誉为金融界的至尊。时至今日,花旗银行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0多个分支机构,在非洲、中东,花旗银行更是外资银行抢滩的先锋。花旗的骄
ThewhitepopulationofthenewUnitedStatesdidnotstretchfarbeyondtheeasternseaboarduntilthe19thcentury.TheBriti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