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3年1月真题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
2013年1月真题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
admin
2016-03-13
48
问题
2013年1月真题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艺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选项
答案
一个缺乏说服力的论证 题干通过一系列推论,得出“创作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必将扩大文化影响力,也必将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这一结论,错漏百出,推理难以成立。 其一,该论证概念不清。题干围绕“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展开论证,可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到底何为“软实力”,“影响力”的概念也甚为模糊。影响力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论证中提及的文化影响力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交代。 其二,该论证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论证认为“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软实力的增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国家形象的提升,外交政策的正当性,建设并展示本国文化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仅靠搞好文化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其三,该论证存在主观臆断。论证认为“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依据不足。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并非一定意味着软实力的增强。如前所述,一方面“影响力”有好有坏,另一方面软实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很多方面。因此,把一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等同于该国软实力的增强未免乐观。 其四,该论证推断绝对化。论证认为“文化具有普同性便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具有特异性便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真实情况其实可能并非如此。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或许能获得他国的认同,但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会被他国接受。一国文化要被接受,取决于多个方面,如主体需要,社会背景。而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双方也不一定能彼此关注,完全有可能相互排斥。 总之,由于论证存在的上述逻辑问题,该论证的有效性和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成问题的,难以让人信服。
解析
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题干围绕文化建设对国家“软实力”的意义展开论证,可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到底何为“软实力”,核心概念界定不清。
(2)论证认为“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软实力的增强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国家形象的提升、外交政策的正当性等,建设并展示本国文化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仅靠搞好文化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3)论证认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推断过于绝对。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或许能获得他国的认同,但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会被他国接受。一国文化要被他国接受,取决于多个方面,如主体需要。如此说来,即使文化具有普同性,也不必然被接受。
(4)论证说“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推断绝对化。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双方不一定能彼此关注,完全有可能相互排斥。
(5)论证提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其中多次提到“影响力”,可是该词的概念却相当模糊。
影响力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文化被关注或接受带来的影响力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是需要明确交代的。
(6)基于上一漏洞,论证认为“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这一说法自然就无法成立,纯属主观臆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并非一定意味着软实力的增强。一方面“影响力”有好有坏,另一方面软实力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很多方面,如人才、教育、创新等。因此,把一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等同于该国软实力的增强未免乐观。
(7)论证说文艺作品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但这不表明作为具体文学体裁形式的“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能充分体现文化的本质属性,整体概念与部分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8)论证提到“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一词概念不清。
价值观念本身是个抽象概念,负面的、消极的价值观算不算价值观?这是有待解答的。
(9)“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还是特异,都会被他国所接受,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这一论断也是过于绝对的。一国通过文学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全有可能不被他国理解,更别谈被接受,至于文化影响力的产生当然也就并非必然了。
(10)基于上述种种逻辑漏洞,该论证从“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推出“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显得依据不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cq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支持占中民众的黄秋生日前表态:有人指责余在面书中发放违反内地法律之讯息,然面书本就是内地所禁止的沟通平台,故任何面书中之文贴自不必遵循内地法律。上述推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
天津许云鹤一案:许云鹤在驾车行驶途中,遇王老太翻越马路中心护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许把她扶起。王老太坚称是许将她撞伤。经司法鉴定,许的车没有碰到她。法院一审认为,许见到王老太时离她仅四五米远,她摔倒定然是由于受到许的车惊吓,判决许承担40%的责任,赔偿王老
有甲、乙、丙、丁、戊五人,每个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黑帽子。每个人虽然都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但看不见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并且,一个人戴白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
中国要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充分提高教育质量。如果不注重全民族逻辑思维的培养,就不能充分提高教育质量。如果不重视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充分发挥思维科学对培养全民族逻辑思维的作用。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是真的?
张珊:不同于“刀”“枪”“箭”“戟”,“之”“乎”“者”“也”这些字无确定所指。李思:我同意。因为“之”“乎”“者”“也”这些字无意义,因此,应当在现代汉语中废除。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李思认为张珊的断定所蕴含的意思?
尽管大多数大学拥有教职员工发明的专利权,但教职员工拥有他们著书或文章的版税。因此,教职员工应该拥有他们编制的教学计算机软件的版税。以下哪项作为补充最有力地支持上述结论?
如果一个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那么,像《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这样的出版物就不可能成为在该校学生中销售最多的书。去年在H学院的学生中,《演艺十八钗》的销售量仅次于《红粉梦》。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去
在一次对全省小煤矿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个安检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有小煤矿存在安全隐患。乙:有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丙:大运和宏通两个小煤矿不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张先生认识赵、钱、孙、李、周五位女士。(1)五位女士分为两个年龄档:三位女士小于30岁,两位女士大于30岁。(2)两位女士是教师,其他三位女士是秘书。(3)赵和孙属于相同年龄档。(4)李和周不属于相同年龄档。(5)钱和周的职业相同。(6)孙和李
随机试题
可出现“银叉”畸形的骨折是
Rh阴性血又俗称熊猫血,它是指红细胞上缺乏
胰岛素的等电点为pH5.1~5.3,如将其水溶液DH调至5.1~5-3时会发生
胎儿窘迫的病因不包括
(2017年)甲礼花厂2017年6月发生如下业务:(1)委托乙厂加工一批焰火,甲厂提供原料成本37.5万元,当月乙厂将加工完毕的焰火交付甲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收取加工费5万元。(2)将委托加工收回的焰火60%用于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8万元,
住房保障
通常软件测试实施的步骤是()。
例如:小船上一河条有河上有一条小船。爸爸你吗身体好
Abovethetreesarethehills,______magnificencetheriverfaithfullyreflectsonthesurface.
WearehighintheBlueRidgeMountainsinthestateofNorthCarolina.Itisveryearlyinthemorning.Wehavebeen【C1】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