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
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
admin
2019-02-20
42
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
选项
答案
亚里士多德依据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1)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有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赋予的发展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密切联系,我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德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在17—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年龄分期。他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成三个阶段: ①从出生到7岁; ②从7岁到青春发育期; ③从青春发育期到21岁。在每一阶段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不同内容。 第一阶段,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他指出儿童要由母乳哺育,逐步锻炼儿童的体格,指导儿童做游戏,对儿童讲故事,故事的内容要精选。 第二阶段,应把儿童送入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他认为体育应在德育之前,教学方法上强调习惯与活动的作用。 第三阶段,教育以智育为主,主要任务是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学科范围更加广泛,还包括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与政治学。21岁以上的青年可能还要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v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的含义的是
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有研究者对“中世纪大学与书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这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是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
将课程分为两部分,即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与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织布、绘画、雕刻等)。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后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
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
“监生历事”
随机试题
班组长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胆汁中的主要固体成分是
男性,36岁,发现无痛性的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个月,且伴发热、盗汗,近几个月来自感体重减轻明显,偶尔出现皮肤瘙痒,肝脾不大。为进一步诊治有必要做下列哪项检查
下列不属于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中国与西域文明经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碰撞。下列诗句中,与中国—西域文明交流无关的是:
法律形式又称()。
在对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为源程序中变量所分配的存储单元的地址属于(22)。
Ourteacheralwaysmakesus______hard.
WhyMinorityStudentsDon’tGraduatefromCollege[A]BarryMills,thepresidentofBowdoinCollege,wasjustifiablyproudofBo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