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试述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试述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admin
2014-06-13
44
问题
试述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选项
答案
拔牙后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异常出血的局部原因有炎症、牙龈撕裂、切口未缝颌或缝颌不当等。拔牙后患者过分漱口、吮吸拔牙创、过热饮食、过度活动等,亦可引起异常出血。创口感染也可引起的出血,称继发性出血。全身原因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出血素质(检查血象及出、凝血时间正常,但多次拔牙均有一次出血)或血液病。 处理: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对复杂拔牙及怀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术前应作血常规检查。术中应减少创伤,处理好拔牙创,嘱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处理拔牙创出血,注意受限患者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应根据情况,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后,再进行局部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处理首先应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然后根据出血原因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轻微渗血可用纱布卷止血,一般效果好。如果压迫后出血仍不减慢或停止,应打开切口进行检查。出血较多可填塞吸收性明胶海绵,以后可自行吸收;渗血较快或涌血者,需用碘仿纱条填塞,5—7天后去除;切口出血,因黏膜撕裂出血,应缝颌止血;拔牙创边缘渗血,可敷止血粉,但不宜在拔牙窝内填放止血粉,因容易污染伤口,且影响拔牙创愈颌;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应对症处理,可给予促止血药物(如凝血质、酚磺乙胺)或维生素K、维生素C等,出血严重者应转专科处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wp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知识题库口腔科三基分类
0
基础知识
口腔科三基
相关试题推荐
A、althoughB、bathC、toothD、thinA在A项中th发[],在其他选项中均发[θ]。althalgh尽管;bath洗澡;tooth牙齿;thin瘦的。
患儿男性,8个月。因发热、腹泻5天,加重1天来院就诊。大便为稀水样,不含黏液、脓血,无腥臭味。人工喂养定时定量。既往体健。查体:T36℃,R35次/min,P136次/min,BP80/50mmHg。营养发育中等,两肺未闻干湿啰音,心音尚有力,律整
患儿女性,8岁。反复发热、排尿哭闹6个月。加重1天。化验尿常规:WBC15/HP,RBC2/HP,蛋白(+);血常规:Hb120g/L,WBC13.5×109/L,N85%,L15%。患儿抗生素治疗2周后尿常规、尿培养正常,超声提示存在膀胱输
患儿男性,5个月,主因“间断发热2个月”入院。患儿反复发热,入院时合并肝脾脓肿。左臂卡介苗接种处未愈合,局部溃烂。入院后查Ig系列:IgA<0.0667g/L,IgG0.03g/L,IgM0.186g/L,IgE<5.00IU/ml,均明显降低,CD系
患儿男性,5个月,主因“间断发热2个月”入院。患儿反复发热,入院时合并肝脾脓肿。左臂卡介苗接种处未愈合,局部溃烂。入院后查Ig系列:IgA<0.0667g/L,IgG0.03g/L,IgM0.186g/L,IgE<5.00IU/ml,均明显降低,CD系
患儿男性,4岁。出生后1个月后反复出现皮疹,对称分布,颜面部、肘窝、胭窝处明显,伴有明显痒感,严重时局部可出现少许渗出物,皮肤干燥,给予外用激素类药物可缓解,停药后仍反复,家长怀疑进食海鲜后皮疹加重。近1年患儿出现反复流涕、打喷嚏症状。父亲患有过敏性鼻炎、
儿童夜遗尿的定义是
30岁男性患者段某,因口腔黏膜反复溃烂两年就诊,检查:右舌缘有小溃疡2个,溃疡微凹,表现黄色假膜,触痛明显。眼部结膜炎,面部有疖肿,外生殖器有溃疡,该患者应考虑诊断
因牙齿萌出不全引起的冠周炎,最常见的是:()
试述智齿冠周炎的病因。
随机试题
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免征耕地占用税?()
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主要包括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Passage1)Perhapsthebestwaytolearnhowtobehaveintheworkingworldistoidentifyaworkeryouadmireandobser
关于活动期乳腺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釉牙本质界的形态特点是
下列哪味药有毒
本案中的汽车修理合同属于()合同。如果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该企业拒不出庭,则该案应当()。
A、B、C三个人学生到某乡镇当村官,一个到了富村,一个到了穷村,一个到了不富不穷的村。但究竟谁到了哪个村,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作了如下猜测:甲:A到了富村.B到了穷村乙:A到了穷村,C到了富村丙: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富村后来证实,人们对甲、乙、丙三人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