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下面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富农政策的材料: 【材料一】 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分地”。 ——摘自193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决议 【材料二】
下面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富农政策的材料: 【材料一】 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分地”。 ——摘自193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决议 【材料二】
admin
2017-03-20
70
问题
下面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富农政策的材料:
【材料一】 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分地”。
——摘自193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决议
【材料二】 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
——摘自1942年1月中共中央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因为战争已经在大陆上基本结束,和1946年至1948年的情况(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生死斗争,胜负未分)完全不同了,国家可以用贷款的方法去帮助贫农解决困难,以补贫农少得一部分土地的缺陷。因此,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应有所改变,即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变为保护富农的政策,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生产,又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保护中小土地出租者。
——摘自毛泽东1950年《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
中共六大对土地问题的贡献在于( )。
选项
A、明确规定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B、确立土改的阶级路线
C、调整富农政策
D、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
答案
A,B,C
解析
中共六大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其中第7条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耕地归农民”,调整了富农政策,确立了土改的阶级路线。D项是1 931年前后解决的问题,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Uk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判断的哲学依据是()。
社会保障具有分配功能,它的分配功能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中。()
我国要逐步形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董某是某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一天,办公室收到来自下级机关××局党委的一份文件,内容是××局党委关于成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打算。董某在该文件眉首写了“请领导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字样。一周后,该机关领导经过研究,同意××局党委的意见,让办公室给××局党委一个答
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
某店主发现一歹徒正在持刀抢劫店里的顾客,便乘其不备,用木棍将歹徒击倒,造成其重伤。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认为该店主:①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②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实施了正当防卫;④对歹徒有“无限防卫权”。你赞同()。
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经大忠,是北川县县长,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地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而他家中的6个亲人却全部遇难。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后,经大忠担任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
随机试题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
属于慢反应细胞的是
A.新药申请B.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C.进口药品申请D.补充申请E.临床研究申请
某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发现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5年的第二审生效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该检察分院按照下列哪一个程序处理是正确的?
机器设备的磨损可能导致()。
下列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DHTML是动态HTML,它是三种技术的整合,这三种技术是(60)。
在计算机网络ISO/OSI开放系统互联七层参考模型中,【 】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WhichofthefollowingsentencesisINCORREC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