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

admin2014-03-09  10

问题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在此次调查中,社科院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7个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进行了详细访问。结果显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两业、企业信任度最低。同时,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
    尽管蓝皮书的结论只基于7个城市不到2000份样本的调查数据,是否能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状况,还有一些质疑,而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个调查结论却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2.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调查结果,网友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微言大义:
    剑逸:何止七成!
    黄涟漪: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
    孟波: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你可以骂我冷漠甚至冷血,身为草根小人物出门讨生活我只会这样对待陌生人。
    亚宾:一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那是为什么?老人被救反冤枉好人是为什么?其实就是钱,看个病能把一个家拖垮,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不关我事思想,把人变成自私,拜金,不择手段…怎么去相信人?
    刘永明:这种数据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对他人表示警惕和不信任是两回事。中国全民天性都是对陌生人比较警惕。随着国民智识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的条件也在萎缩。诚信事件总量其实是在减少,只不过大家觉得多了,是因为现代传媒和资讯的发展给了大家一个相对感。
    CHINA:人与人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主要取决于国家价值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对外来文明影响因素的取舍。在中国,一旦提及要去相信一个人,首要反应一般是“凭什么”和“我们什么关系”,如今更是以物质多寡、声名是否显赫或金钱是否累累来作为开启人们交往和沟通的前提。
    玉:陌生人不是不可信,只是一个对待别人的态度而已,你诚心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相信还是好人多的。现在的世界应该多宣扬正能量,感化堕落的心!
    卢锡超:任重而道远,独善其身吧。
    张志刚: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度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
    3.我们为什么不敢相信陌生人,不愿意相信陌生人,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性本恶”的教育,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一定要远离陌生人,最近赵忠祥与郑渊洁的“口水战”即是最好的例子。今年2月14日,郑渊洁带81岁老母亲看冰灯,发微博讲述一女孩搀扶母亲,却被女孩家长告诉小心被讹。不少网友在这条微博下面评论,有认为女孩母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此女孩的爱心被抹杀,又一个冷漠自私的人诞生了”,但也有网友表示,“在老人家属在场情况下,老人家需要陌生的未成年人的帮助,纯属家属监管不力,不负责任:在得到未成年人热情帮助下还被家属兼成年童话作家拿到网上说事,纯属没事找事。”
    4.社会诚信缺失、信任度下降、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似乎已经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但是我们与真正的“陌生人社会”相距甚远。“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两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
    5.诚信,是相互的,不仅有你对陌生人的信任,还有陌生人对你的相信。
    近日,A市一媒体记者走上街头进行诚信调查。记者把诚信交给陌生人,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份信任。在街头,记者向30名市民寻求帮助。“不好意思,我要去趟厕所,你能帮我看下包吗?”面对这样的求助,30名市民中仅有8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记者,超过七成的市民不相信记者的“诚信”。在他们眼中,记者的“诚信”似乎成为了一个“麻烦”。还有很多市民虽没有帮助记者看包,但是都建议记者寻找行李寄存处。“万一你包里有什么贵重物品,很可能给我带来麻烦,但是我还是挺想帮助你的。”一名青年说。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记者请教了某大学教授王春勇。她认为,记者送出“诚信”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相信和帮助,主要有两个原因:从社会原因讲,社会上有很多负面现象,这些现象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从教育的角度讲,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主,凡事都会考虑自己多一些,常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营造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提倡诚信待人。这种客观环境会影响个人意识。其次是培养乐于助人的意识,经常帮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诚信确实是相互的。”王教授说。
    6.在早已完成社会转型的发达国家,现在的社会信任度怎么样呢?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苑璐说,美国人对陌生人似乎不设防线。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日本是个相对安全的社会,一切都很有秩序,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也很和善,所以很多到日本旅行的外国人都比较喜欢日本,不需要太多的戒备心,玩到深夜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日本的网站上,购物都是先付款,店铺和个人在收到汇款以后再发货,人们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因为极少出现问题,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雅虎的竞拍上也曾经推出过类似支付宝那种先拿到商品再将货款转给买主的服务,但很少有人使用。
    7.某网站以“如何提高社会信任度”为话题,组织一次讨论。
网友Alex:“社会信任度”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宣传、引导和鼓励,让坚持诚信者不吃亏;另一方面,对不诚信者,则应加强惩罚力度,通过曝光、行政处罚,甚至法律追责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和机构无事不信,无时不信。
网友petter:要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从制度上、法律上和管理机制上降低信任风险,特别是从公权力这个社会信任的核心环节入手,重建社会信任。
    8.在机场委托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将一本护照带给在另一座城市的家人,你能放心这么做吗?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的吕小姐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吕小姐正在上海的机场准备返京,被一名陌生中年男子叫住,“说女儿在北京,隔天要出境出差,却把证件落在家里,快递已经来不及,他本想自己亲自飞过去送,机票昂贵,恳请托付我带过去。”“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陌生人的微笑与搭讪变得戒备森严,时时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一名新华网网友提出疑问,“要重建一份坦诚松弛、温暖相助的社会氛围,还需等待多久?又该从何做起?”“被陌生人信任就是一种福气,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福气。在当下这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我愿意从我做起,把这种福气传递下去。”一网友留言。
    9.信任度下降,是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一个突出问题。就企业来讲,信任度下降表现形式主要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有约不遵、相互拖欠赖账、三角债等。
    10.去年底,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延庆大榆树镇政府风雪中为在国道上滞留的大货车司机免费送饭,部分司机怕受骗不敢接受。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送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所以我们还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比预计的时间要长很多。真希望司机师傅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节省出时间自救。”在人们谴责道德滑坡、期盼爱心回归的时下,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对于被阻隔于风雪路的司机而言,每一份盒饭都是一颗滚烫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温暖的关怀。司机王师傅为此感叹:“我做梦也想不到滞留在这里,还有人送吃的,居然一分钱也不收,首都人民真好啊!”
从给定材料出发,结合实际,以“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紧紧依靠给定材料,角度新颖,主题正确、集中;
(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
(3)字数在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 当前,我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这已成为民众心中难解的痛。一方面,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种种不信任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另一方面,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陌生与不信任又深恶痛绝,怨声载道。这看似是一种矛盾。实际上,大部分民众都是善良的,他们更愿意看到温馨和谐的人间真情。“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社会信任的重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从很多方面予以纠正。但归根结底,要想重建社会信任,迫切需要一种“正能量”。 有人说,社会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需要能量来驱动。“负能量”如同劣质汽油,会对列车造成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不断灌注“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顺利地驶向远方。“正能量”能使人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它催人奋进,予人力量,让人们充满希望和期待。创造、传递、接力“正能量”,重建社会信任,应从政府、个人、媒体三方面出发。 ——政府创造宏观“正能量”。 首先,在建立社会信任机制上,公共权力处于核心地位。从制度层面建立社会信任机制,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维系诚信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也需要法律制约。从法律上降低信任风险,重建社会信任,也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再次,政府公信力的建立和强化对于社会总体信任状况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民众缺乏信任感,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不相信政府,这与一些政府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或贪污腐败不无关系。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建设“阳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坚持公开透明,树立自身的公信力。最后,政府应积极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倡导全社会的爱心善举,多创造宏观“正能量”。 ——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来的“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信任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人际信任下降。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人,自私、拜金,凡事抱着不关我事思想,对陌生人处处提防,看条件与人交往……但很多时候,这仅仅是一种态度而已,而态度是可以转变的。如果每一名社会成员都从自身出发,创造微观“正能量”,就可以逐渐扭转社会风气,有助于社会信任的重建。 ——媒体传播“正能量”。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媒体的导向作用变得愈发重要。人们通过媒体接触到广泛的社会信息,包括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当人们接收到过多的负面信息后,就会变得更加敏感、警觉,对他人的信任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在重建社会信任中,媒体不要有选择性地只为了自己的报道能够吸引眼球,就大肆宣传负面信息,也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多宣扬社会的真善美,让民众对社会重新燃起信心。 信任,是相互的,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重建社会信任有赖于政府、个人、媒体。对于全社会来说,每一个体系、每一个个体的“正能量”相互叠加,就会构成极其强大的能量,这份能量会打破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坚冰,用善意唤醒更多的善意,逐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g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