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60题)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60题)
admin
2017-03-16
29
问题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60题)
选项
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
A,B,C
解析
在本题中,丁某教唆肖某抢夺,肖某在抢夺过程中转化为抢劫。在这种情况下,对丁某与肖某应当分别定罪,即丁某定抢夺罪并且属于既遂,肖某定抢劫罪。丁某虽然不对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但肖某转化为抢劫的事由可以作为丁某量刑时从重处罚的情节。因此,选项ABC是正确的。那么,丁某与肖某之间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呢?这里涉及不同罪名之间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按照我国刑法理论,二人基于相同犯意共同实施犯罪。例如,甲、乙二人共谋伤害丙,乙在伤害过程中临时起意杀害丙,乙应定故意杀人罪。但甲、乙二人在故意伤害罪中成立共同犯罪,只不过甲一人定故意伤害罪而已。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部分犯罪共同说。②在本题中,丁某与肖某在抢夺罪范围内成立共犯,但肖某的抢夺转化为抢劫,尽管丁某与肖某分别定抢夺罪与抢劫罪,但二人之间仍然成立共同犯罪,选项D是错误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j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因乙不能偿还欠款将其告上法庭,并称有关证据被公安机关办理其他案件时予以扣押,故不能提供证据。法官负责任地到公安机关调查,并复制了相关证据材料。此举使甲最终胜诉。从法理学角度看,对该案的下列说法,哪些可以成立?()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
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秦朝时期,有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但双方关系很差,互相仇视。张三某日到县令处告发李四,称李四与自家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王五通奸(秦律规定,同母异父兄妹通奸,处弃市),要求县令对李四定罪。经县令调查,张三告发之事纯属捏造,是张三为泄私愤而编造的。根据案情,本案如何处
下列关于秦汉时期刑罚规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观点是哪一项?()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检察官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某人民检察院在例行的工作检查中,发现本院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经常为私人事务拖延办案,致使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在时间紧迫难以取得充分证据时,又对嫌疑人采取罚站、挨冻等办法逼取口供;当事人请客送礼后,又帮助当事人隐瞒证据;在出庭支持公诉时,常因证据不足要求补充侦
甲为一家合伙企业,经税务机关发现有企图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证据证明。税务机关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此期限内,税务局又发现该企业有将其库存产品及银行存款私分、转移的迹象,即责成其提供纳税担保。但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已销声匿迹.不能提供担
随机试题
ThepolicefoundthatGeorgehadstillanother______ofincome.
A.调节全身阳经经气B.涵蓄十二经气血C.调节六阴经经气D.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E.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冲脉的作用是
合伙人当然退伙的情形有()。
施工企业2008年年末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利润为()万元。
Excel表格在打印时可以指定“先列后行”或是“先行后列”的打印顺序。()
“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位于()。
中学、小学校园周围__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A、 B、 C、 D、 A
IP地址192.168.15.1/27的子网掩码可写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