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
admin
2018-10-31
71
问题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改的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请回答:
(1)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2)作者认为“咬文嚼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中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3)举例论证或例证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jz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宗白华人类社会的法律、习惯、礼教,使人们在和平秩序的保障之下,过着一种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记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迹,心灵内
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以个游子思想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风格是()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独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的词集是()
随机试题
频率属于超声频率的是
A.胃的下合穴 B.三焦下合穴 C.小肠下合穴 D.胆的下合穴 E.大肠下合穴下巨虚是
金某欲买齐某的一匹马(包括套在马身上的马鞍),约定价格为1200元,但因金某所带的钱不够,只付给齐某600元。两人还同时约定,该马的所有权自即日起转移。3日后金某来牵马并支付余款600元。第二天孙某看到齐某牵着马,提出愿以1400元买此马(包括马鞍),齐某
所设置的操作员一旦被引用,仍可以被修改和删除。()
下面做法中,违背办事公道要求的是()
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_______经过外国文化的_______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7-42】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绪”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Theareaqualifiesfor______asasiteofspecialscientificinterest.
为了使下面的程序段能够正确执行45/6的运算,应该在程序①处填入指令( ) MOV AL,45 MOV BL,6 ① DIV B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