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用户A和用户B为了互相验证对方的身份,设计了如下通信协议: 1.A→B:RA 2.B→A:f(PAB||RA)||RB 3.A→B:f(PAB||_____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用户A和用户B为了互相验证对方的身份,设计了如下通信协议: 1.A→B:RA 2.B→A:f(PAB||RA)||RB 3.A→B:f(PAB||_____
admin
2021-03-13
122
问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用户A和用户B为了互相验证对方的身份,设计了如下通信协议:
1.A→B:R
A
2.B→A:f(P
AB
||R
A
)||R
B
3.A→B:f(P
AB
||________)
其中:R
A
、R
B
是随机数,P
AB
是双方事先约定并共享的口令,“||”表示连接操作。f是哈希函数。
身份认证可以通过用户知道什么、用户拥有什么和用户的生理特征等方法来验证。请问上述通信协议是采用哪种方法实现的?
选项
答案
基于用户知道什么实现身份验证。
解析
本题考查密码协议的安全分析能力。
根据身份认证双方所需要知道的是事先约定并共享的[口令,因此题目所给的认证是基于用户知道什么来进行身份识别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uTZ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信息安全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考试题库软考中级分类
0
信息安全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考试
软考中级
相关试题推荐
(2011下集管)某公司正在启动一个新的系统集成项目,任命张某为项目负责人,并从多个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团队,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张某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对职能经理的配合往往要超过对自己配合,因此决定请求公司发布一份______。
(2013下项管)关于大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叙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2009下系管)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发展能力和______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2014上项管)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下列叙述中属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是______。
(2005下项管)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______。
(2010下项管)价值活动是企业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是企业生产对买方有价值产品的基石。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______等活动。①内部后勤②外部后勤③生产经营④采购⑤人力资源管理
(2008下项管)按照开放的接口、服务和支持的规范而实现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人机界面、系统管理工具、通信服务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按公开标准实现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实现应用软件的______。
(2013上集管)某政府部门需要改造现有信息系统,目前正在开展项目立项工作,该项目经初步投资估算确定的投资额为950万,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批复确定为890万。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恰当的做法是______。
(2009下项管)下列选项中,属于变更控制委员会主要任务的是______。
(2013下集管)(2009下架构)信息安全策略应该全面地保护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网络安全体系设计是逻辑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从物理线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方面来进行安全体系的设计与规划。其中,数据库的容灾属于______的内容。
随机试题
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_________。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刻画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是。
多见于健康男性,原发灶以疖痈多见,发病急,寒战高热,多形性皮疹,以瘀点多见,关节症状明显,多累及大关节,有迁徙性损害,很少合并感染性休克泌尿生殖道是常见的入侵途径,易并发心内膜炎,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
下列关于其他项目清单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背景资料:某大厦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签订了工程的总承包施工合同,总承包商将该大厦工程项目的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一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该装饰装修工程公司与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签订了该大厦工
心理测量中,项目的________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别能力。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该法没有规定的,适用( )的有关规定。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设则等于()
【B1】【B12】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