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

admin2022-08-15  33

问题 给定资料
    1.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从这两份重要文件的相关表述不难看出,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将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起到总体优化和战略提升的作用,将有助于形成内外统筹、南北互动、东中西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云南、陕西、贵州等省调研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协调发展问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家住福州的李晓婕,好友在赣州打工。过去坐火车得花十多个小时,非常辛苦。如今,随着赣瑞龙铁路的开通,赣州到福州时间缩短一半多,又快又便捷。这条铁路结束了赣南闽西革命老区无动车的历史,不仅方便沿线百姓出行,还催生出“动车+旅游”的红色旅游热,助力老区驶人发展“快车道”。
    如今,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发挥出“1+1>2”的功效,三大战略的加快实施,促进了各地区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发开放,拓宽了经济发展新空间。
    2.以张家口为背景地的农村电影《光棍儿》,导演是张家口出来的郝杰,这个原生态电影展示了当地农村的真实景况,能够吃上饭但娶不起媳妇,种西瓜卖不了太好的价钱,农业发展模式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瘠。很难想象,此地离北京只有200公里。
    在中国东部沿海,有两个市场内生的庞大城市群坐落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对孤立的状态,在硕大无朋的北京之后是尴尬的直辖市天津,以及参差不齐的传统制造业城市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
    经济学上的“虹吸效应”是指在区域经济的某一地区,由于特定的区位优势,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将相邻地区的人才、投资和消费等吸引过去,造成被吸引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加速吸引地区的经济发展。
    京津对河北的“虹吸效应”存在已久,且“虹吸效应”太强。北京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总部经济效应明显,到2013年年底,北京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的总部,总部在北京的企业数量将近4000家,拥有资产近83万亿元,吸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0万,总部经济效应的存在强化了北京的磁力作用,导致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对天津特别是河北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北京如同巨大的吸管仍在鲸吞各类资源,这就导致人财物源源不断涌入北京。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缓慢,核心问题是行政壁垒的束缚,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生产要素长期集中,导致京津冀内部市场要素发育缓慢,行政体制僵化,长期以来政府的干预导致京津冀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人才、资源、资金长期聚集在北京手中,而河北的产业还在依靠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扩张,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牺牲较大。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51.1%,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十分突出。
    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情况极为突出,比如,在教育方面,北京和天津的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4.33%和24.52%,河北只有9.03%。再比如,医疗资源方面,河北总人口是北京的3倍多,但是河北的三级医院数比北京还少7家,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较少。据统计,北京三级医院的外地患者中河北患者最多,占四分之一。此外,三地的社会保障标准也不一样,河北的保障水平要比北京和天津低不少。尤为突出的是,目前河北仍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39个,大部分属于革命老区,其中环首都贫困县9个。如果把这样的数据差异放到国际坐标系上考察,这种区域发展差距如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我国,一个地缘相接的区域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发展差距的现实,实在不得不令人反思。
    由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过度聚集,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到2014年年底,北京的固定人口为2114.8万人,流动人口80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1.6637万人/km2,远远超过了北京人口容量1800万人的红线,人口增长较快且无序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治安形势严峻、房价过高、水资源和能源短缺、雾霾持续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化解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刻不容缓。
    “虹吸效应”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2014年河北省的人均GDP为39991元,为北京的40%,天津的37%;2015年2月,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对较差的十个城市中,河北占了六个,造成污染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河北省产业与能源结构不合理,以2014年北京、河北的三次产业比重为例,北京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7:21.4:77.9,河北省为11.7:51.1:37.2,北京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而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依然为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钢铁、电力、医药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依然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为改变这一现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5年4月30日获批。按照现有规划,京津冀一体化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一部分非政治中心的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北京辐射了整个北方经济区,北京是否市场化直接决定环渤海、东北、西北能否市场化。接通公共服务,使京津冀资源要素流转,形成市场化的城市群,成为中国的增长极,将是中国经济之幸。
    3.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了经济社会大系统。在中国众多区域发展规划中,长江经济带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一方面,长江流域近些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另一方面,我们的母亲河也不堪重负,疲态尽显,有些区域已经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一旦在中国举足轻重的长江流域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问题,将酿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痛。
    更严峻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对长江流域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多数人眼中,京津冀地区由于常年饱受雾霾困扰,生态保护迫在眉睫,而流动不息的长江似乎没那么糟。可事实上,近些年,长江生态系统警钟已不时敲响:长江水质不断恶化,沿线水污染事件多发,很多住在长江边的民众也面临吃水难题;白鳍豚、白鲟多年不见踪迹,长江江豚仅余千头,稀有物种生存境况纷纷告急……
    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也迎来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呼之欲出之际,习近平此番讲话被认为是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战略的重新谋划。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一直被看作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的重要区域,湖北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探索也一直备受关注。
    重庆座谈会结束后的1月8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立即赶回湖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李鸿忠在常委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思路,深入统筹谋划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个长江”是中共湖北省委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说,湖北省委把“三个长江”中“建设生态长江”提到首位,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早在2014年湖北省“两会”,李鸿忠在参加恩施、黄冈、成宁、襄阳代表团审议时就提出,全省经济工作要坚持“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这一表述被概括为湖北发展的“三维纲要”。
    一年之后,同样是湖北省“两会”,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将“三维纲要”提法顺序进行了调整,将“绿色决定生死”提到了首位。
    “绿色超越市场置于首位,表明了湖北省关于绿色发展的思路调整。”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城市处处长陈宏斌说。
    “武汉,每天不一样。”如今在武汉街头,随处可见这样一句宣传语。这不仅是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见证,更是湖北省对快速发展的兴奋与迫切。
    “坚持生态优先,并不是不发展经济,而是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湖北省发改委一位处级官员称。
    事实上,发展不够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对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湖北表现出更加迫切的心情。2015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在提出的诸多任务里,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和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方面“可做的文章最多”。
    长江航务局规划处处长谈怀秋说,航运在当前五种主要运输方式中是最绿色环保的。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要建设立体交通走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对于湖北而言,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抓紧开展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实际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本来就是一种绿色开发。秦尊文认为,改善通行条件最终目的是提升水运能力,因此,湖北需要整合港口、航运企业资源,才能从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利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搞大开发”也迫使湖北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速”,陈宏斌说,湖北省已出台《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为此,由省财政出资40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设立2000亿元左右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产业基金已挂牌,预计最终可撬动1万亿元左右的产业投资规模。”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东西部,沿江共有11个省市,加上历史上长江沿岸各地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东中西部的差异巨大。这注定各省在基础设施投入,沿江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消除污染,调整产业结构,聚集高端人才等方面,都面临着合作的难题。
    陈宏斌说,为了突破区域协作发展的困局,2012年2月10日,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希望借此推动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函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三角”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目前,以长沙、南昌、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已在医疗、社保、教育、科技、水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探索,包括三地之间职工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结合三省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相互投资和错位互补发展等。
    相对于共享,生态修复治理上的跨区域协作更加迫切。在秦尊文看来,目前,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都是在“共饮长江水"的维系之下。要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三省应建立高效、统一、严格一致的生态文明体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建立上游和下游、农村和城市、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4.2016年12月15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由我国浙江省义乌市发出的货运班列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区中心火车站。2016年2月以来,每个月都有一趟货运班列经过这条钢铁“丝绸之路”抵达伊朗。这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城市群,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积弊已久,只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平衡发展的新局面。
    广东,被视为中国经济版图的缩影。在这里,富甲天下与贫困落后“典型性"并存:不仅有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也有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粤东西北地区。
    有人曾经把珠三角比作经济发展的一颗耀眼明珠,把粤东西北地区作为这颗明珠的一圈“灯影”,这也从侧面说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如何让这颗明珠更加耀眼,如何缩小甚至消除这圈“灯影”,是这些年来摆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东全省人民面前的一道考题。
    面对这样一份考题,广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如今交出了一份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的“广东答卷”。通过大力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昔日“灯影”地带粤东西北已迎头赶上,与珠三角一起成为广东经济发力的“双引擎”,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粤东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从最初开展对粤东西北山区地市对口帮扶,到实施“双转移”战略,再到2013年将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做出2013—2017年5年安排6720亿元用于支持粤东西北发展部署,无不说明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发展的重视程度,无不彰显了广东全面振兴粤东西北的决心和信心。也正是得益于广东全省战略的实施,2009年到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珠三角地区。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约1.64万亿元,占全省比重22.5%。
    珠三角地区对口支持粤东西北产业共建,一直是全省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的重要抓手,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通过产业共建、产业转移,一方面促进了粤东西北地区实体经济和产业园区建设,增强了粤东西北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另一方面珠三角通过产业共建,也为自身升级发展创造了条件、腾出了空间,实现了两者发展的双赢局面。随着2016年11月全省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推进产业共建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的出台,必然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共建发展,实现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共同发展。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的要求,珠三角与粤东西北进行结对对口帮扶。有帮扶任务的市每年安排财政专项对口帮扶资金,定期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人才对口帮扶,确保对口帮扶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落实到位。3年来,对口帮扶单位累计为当地引进产业项目2062个,计划总投资4204亿元;投产项目1119个,完成投资976亿元。2013年以来,8个被帮扶市新人园工业企业超过1200家,计划总投资2900多亿元。全面对口帮扶的结果是,补齐了粤东西北发展的“短板”,粤东西北地区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到2018年,广东省还将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项目转移落户到粤东西北地区,构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布局合理、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双引擎”的作用。到那时,珠三角这颗明珠将会更加光彩照人,粤东西北也将成为镶嵌在这颗明珠周围的金边,共同扮靓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答卷,为广东乃至全国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样本。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深刻把握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势,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不仅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同时也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机遇”和“中国方案”,提振了世界信心,彰显了大国担当。
    “协调既是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星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体现着坚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形成的“统筹兼顾”“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到改革开放后陆续提出的“两手抓”战略方针,再到“处理好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大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不仅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理念逐步升华,更昭示了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上的方法论意义。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只有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才能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给定资料2”中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虹吸效应”,请你谈谈对此现象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选项

答案“虹吸效应”是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天津凭借区位优势,汇聚资源,经济快速发展,而相邻的河北以重工业为主,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转型受困。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北京的总部经济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强化了北京的磁力作用,导致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另一方面是行政壁垒束缚,北京生产要素长期集中,导致京津冀内部市场要素的发育缓慢,行政体制僵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距明显。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破解“虹吸效应”,完善产业对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要素有序流转,形成市场化、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25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