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的物种消亡。那么,这几次物种大灭绝都是如何发生的呢?很多人会把原因归于某种天灾,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起码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就是源于一颗闯入大气层的陨石,科学家已经在墨西哥的尤
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的物种消亡。那么,这几次物种大灭绝都是如何发生的呢?很多人会把原因归于某种天灾,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起码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就是源于一颗闯入大气层的陨石,科学家已经在墨西哥的尤
admin
2015-07-22
68
问题
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的物种消亡。那么,这几次物种大灭绝都是如何发生的呢?很多人会把原因归于某种天灾,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起码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就是源于一颗闯入大气层的陨石,科学家已经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找到了那次撞击的遗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种大灭绝都是因为天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阿丽莎·斯蒂格尔博士通过对海洋化石的研究发现,发生在距今3.6亿年的泥盆纪后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很可能另有原因。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选项
A、地球历史上发生的5次物种大灭绝的情况及其规律
B、物种大灭绝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及人类的应对之策
C、除天灾外可能引发地球物种大灭绝灾难的原因分析
D、斯蒂格尔博士关于泥盆纪后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原因的发现
答案
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地球历史上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很多人都把原因归于天灾,然后以“但是”进行转折,通过斯蒂格尔博士的发现指出了这一观点的局限性,即发生在距今3.6亿年的泥盆纪后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很可能另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后文应对此展开说明。A、B、C三项都与斯蒂格尔博士的发现无关。故可排除,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8zY777K
0
山东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问题。2011年,我国进口商品总额达1743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其中进口初级产品604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进口机电产品75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同年,机电产品出10855.9亿美元,
中国人自古以来被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
依据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哪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已呈现的规律性。
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阶段教育的办法。
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一般而言,某种商品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将会因为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互补品的一项是:
自楚人庄跷开滇以来,滇池流域及周边区域上演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昆明大观楼长联)。不同的文化在昆明“杂交”,因而昆明从来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昆明的城市文化中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这个世界,有一个曼妙而落寞的借口,叫如果。失败者在如果中可以打捞到成功的_______,后悔者在如果中可以看见当初的_______。但不管是什么,结果都已冷冷地摆在那里。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D立体技术代表了当前电影技术的尖端水准,由于使电影实现了高度可信的空间感,它可能成为未来电影的主流。3D立体电影中的银屏角色虽然由计算机生成,但是那些包括动作和表情的电脑角色的“表演”,都以真实演员的“表演"为基础,就像数码时代的化妆技术一样。这也引起了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纷纷扬扬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填入划横线部分
随机试题
注水井的管柱结构有()管柱结构。
促使市场变化的市场因素是()
下列哪些是痰饮内阻型呕吐的症状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聚乙二醇
可以作为个体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目标的是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5%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以下属于咨询方法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
按参照标准分类可以将数学教学评价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