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杨善洲。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

admin2019-05-12  26

问题 材料一:杨善洲。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事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交给国家。材料二:王万青,上海人,1968年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42年来,他身背药箱,克服重重困难。用双脚走遍了玛曲草原的每一个牧民的帐圈,为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行医送药。他用毕生精力书写着对藏族人民水乳交融、肝胆相照的一腔热情。问题:请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和看法。(2011年4月23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地区面试真题)

选项

答案杨善洲和王万青用不同的方式谱写奉献的赞歌。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不同的奋斗历程,也能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内涵。杨善洲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而坚守大山植树造林,体现了无私、忘我的精神和胸怀国家长远福祉的优秀品质,这样的精神是平凡中的伟大,也是千千万万在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的人的缩影,王万青离乡万里在青藏高原上行医42载,用自己的坚持践行着医生的职责,体现了人性的光芒,这种勇于奉献、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杨善洲和王万青的行动和方式虽有不同,但是奉献的实质是一致的。岗位有差别,但工作的意义没有高低。只要我们具有奉献的精神,追求积极的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那么我们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做什么事情都是值得肯定的。杨善洲和王万青的优秀事迹同时也提醒我们,选择人生道路不能人云亦云、好高骛远,而要立足实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条件做实事、求实效;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不畏艰险,敢于忍受寂寞甚至是他人的误解,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

解析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资料以充实自己的答案。本道题目两则材料反映不同的事迹。考生既要看到主人公不同的做法,也要看到二者实质精神中的共性,然后结合实际说明其指导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9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