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杀人案,犯罪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第一审法院为防止被害人家属和旁听群众在法庭上过于激愤影响顺利审判,决定作为特例不公开审理。经审理,第一审法院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甲上诉。对于本案,第二审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2008年司考,卷二,第67题
甲杀人案,犯罪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第一审法院为防止被害人家属和旁听群众在法庭上过于激愤影响顺利审判,决定作为特例不公开审理。经审理,第一审法院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甲上诉。对于本案,第二审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2008年司考,卷二,第67题
admin
2017-05-25
34
问题
甲杀人案,犯罪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第一审法院为防止被害人家属和旁听群众在法庭上过于激愤影响顺利审判,决定作为特例不公开审理。经审理,第一审法院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甲上诉。对于本案,第二审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2008年司考,卷二,第67题)
选项
A、组成合议庭
B、把案件作为第一审案件审理
C、审理后改判
D、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答案
A,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据此,A项正确。本案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任何一种情形,所以,违反了公开审理的法定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此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所以D项正确,BC错误。本题应选A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a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和乙是兄弟,二人一同抢劫了行人丙,劫取财物总价值达2000元。丙报案,但在公安机关尚未锁定犯罪嫌疑人之前甲到公安局投案,并向公安局交代了自己抢劫丙的具体情形,但声称自己并不认识抢劫的同案犯,两人只是都盯上了丙,便准备一起动手。后案件侦破,乙被抓获。则下列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被告人杨某与张某长期通奸,为达到结合为夫妻之目的,预谋要杀害杨某的丈夫王某。他们共同商定由张设法搞来毒药,由杨伺机下毒。张找到在医院担任药剂师的钱某要砒霜。钱问张干什么,张讲出真情,钱拒绝。张便以揭发钱私生活方面的隐私相要挟,钱无奈,给张一包硫酸铜(一种仅
以下关于共犯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某村村民马某在县医院院内盗窃一辆价值12000余元的摩托车。事后,马某独自一人骑着该车到邻村销赃时,被该村派出所联防队员抓获,并对其进行了讯问。马某交待了盗窃摩托车的犯罪事实。其间,马某的表哥等人多次找该县公安局局长李某说情,并送李某“辛苦费”5000元,
驾驶员王某开车撞死两名路人后逃逸,公安机关认定王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后检察机关以交通肇事罪对王某提起公诉,受诉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作为案件承办人并担任合议庭审判长的李某,收受了王某之妻所送5万元。合议庭评议时,李某提出王某应负事故同等责任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定性,又叫识别,是对涉外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事实或问题进行分类或定性,纳入特定的法律范围,是国际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以下哪些是定性产生的原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是一种特别程序。关于其特别之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某公安局因李某无视道路交通规则,严重影响道路交通为由,对其作出了处罚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处罚决定李某能提起行政诉讼?()
某化工企业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某技术监督局依据《产品质量法》某条的规定作出罚款2000元的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查以技术监督局的处罚决定适用法律不当为由判决撤销了处罚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检修时检测汽封水平方向垂直间隙时,用特制的窄塞尺测量,塞尺塞入深度一般为20~40mm,不要塞得太紧。
激励本身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包括员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
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类是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设施精良。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发生离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够、平整度及接缝明显,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
下列关于生物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求方程karctanx—x=0不同实根的个数,其中k为参数。
Thecountry’sinadequatementalhealthsystemgetsthemostattentionafterinstancesofmassviolencethatthenationhasseen
Agoodbookmaydrawourattentionsocompletelythatweforgetoursurroundingsandevenouridentityforthetimebe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