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论述新媒体时代“围观改变中国”的说法。

admin2015-09-21  41

问题 试分析论述新媒体时代“围观改变中国”的说法。

选项

答案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围观之风日渐风靡,“打酱油”一词能红透大江南北与嗣观有着密切联系。虽然“打酱油者”(如“小悦悦事件”中的路人)多被解读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犬儒主义者,但当互联网使跨时间、跨地域的嗣观成为可能,就整体而言,网络时代的围观被赋予种种积极内涵,所谓“围观改变中国”即是由此而来。新媒体时代,围观几乎成为共同关注甚至集体行动的代名词,网络围观成为一种新媒体现象。 新媒体时代,网络围观是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的一种呈现出很多“另类”特征,其集体无意识的参与带来的群体压力型传播效果,其建设性和破坏性共存的社会干预功用,其“起哄”和“使命感”、“正义感”相互掺杂的参与心态,都使网络围观超越了简单化的“看客”定性而呈现出意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特征。 网络围观不同于体制内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的独特征。 第一,通过点击率、跟帖量等指标显示围观和参与,为媒体和公众设置议题。曾经被网民高度关注的陕西安监局长因在车祸现场“微笑”被网民发掘后变身为“表哥”,以及赵普微博爆料“皮革酸奶”、“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业地震等,都是网民从兴趣出发,个体自发关注和讨论某一事件,在集体无意识的参与中,信息流出现了高度集中,以点击率、跟帖量等为评价指标的微博、论坛、BBS等平台,系统自动生成关注排行,将关注焦点通过置顶、排名、加V等方式予以凸显,从而推动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成为“热点”。这种新闻遴选、推荐机制客观上为媒体和公众设定了关注的范围和方向,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从公众无意识的“围观”到媒体有意识地设置话题,网络围观经历了从集体无意识自发参与到媒体设置议题后群体自觉参与的演变。 第二,通过群体压力影响社会和参与公共治理。网络围观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体无意识的分散参与,公众根据个人兴趣分散而自发地参与信息交流,参与的形式包括阅读、发言和行动等参与程度由浅而深的三个层面,在无意识中使某一信息被集中关注和出现“围观”;第二个阶段是媒体介入以后,公民参与从无意识的“散民”发言到有意识的“群层”论争,群体有意识地围绕群层利益进行辩论和斗争,并最终以优势人群的舆论意志、利益诉求占据上风和得到相关回应而终止。在这一过程中,除去纯娱乐型的围观,多数时候,围观会指向公共人物、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以个体权利表达、舆论监督、政治参与等渐次提升的形式,推动网络围观从个体兴趣走向公共治理。7.23动车事故、PM2.5事件、对养老金问题的争议等,都验证了网络围观群体压力所产生的社会干预作用。 对网络围观的价值评判: 面对网络围观现象,人们给出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高度肯定其正向价值,认为围观对改变当下中国社会问题有巨大建设作用,响亮地提出了“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也有人对围观的后果持怀疑和警惕态度,认为失范失序的国民劣根性在网络上的集中宣泄,引来大批围观与起哄,在网络上形不成良性互动的氛围,在置官方于尴尬境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污损着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在承认网络围观存在着民意暴政、群体极化、侵犯隐私、不健康的心理满足等问题之外,其权利表达、舆论监督、意见交流、思想启蒙、促进社会规范建构、推进民主法治等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杨菁菁“戒指换大楼”等公益活动对社会的激励,譬如“杨武案”、“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全社会对公共道德的讨论和反思等,其建设意义都远远大于其破坏力。即使网络围观存在形不成良性互动的氛围,在置官方于尴尬境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污损着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准等问题,它也担负了提出问题供全社会思考、催化问题解决等功能,而不只是简单的破坏;在批判网络围观“非理性”的背后,更要反思引发网民“非理性”表达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dh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