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我国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
试论我国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
admin
2015-07-08
62
问题
试论我国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
选项
答案
(1)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或不动产让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制度。 (2)善意取得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在广泛的商品交换中,从事交换的当事人往往并不知道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也很难对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逐一调查。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财产以后,根据转让人的无权处分行为而使交易无效,并让受让人返还财产,则不仅要推翻已经形成的财产关系,而且使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活动时,随时担心买到的商品有可能要退还,这样就会造成当事人在交易时的不安全感,也不利于商品交换秩序的稳定。物权法确认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物的经济效用,其最终目的旨在维护交易安全。 (3)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 ①标的物必须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或不动产。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②让与人无转移动产或不动产的权利。如果让与人有转移动产或不动产的权利,则无适用善意取得的必要。 ③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该动产或不动产。即受让人通过有效交换支付了合理价款。 ④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须出于善意。所谓善意,即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他人为非所有人。确定当事人是否出于善意,应当考虑交易人从事交易的客观情况,如根据受让人受让财产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状况以及受让人的经验等加以综合判定。 ⑤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即善意取得的财产已经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对于动产,必须发生了该财产占有的实际移转;对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办理登记。 (4)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表现在: ①受让人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②受让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 ③让与人对原所有人负赔偿责任; ④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其他法律关系依其法律行为得到确认。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j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在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 )。
《刑法》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
《民法通则》第84条第1款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下列民事法律法律关系中,适用等价有偿原则的有()。
甲遗失了一块金怀表,该怀表被乙拾得,乙为了担保自己的债务,将该怀表出质给债权人丙,丙并不知道该怀表为乙拾得的事实。则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情形表述正确的是
简述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随机试题
将一组话路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集中到一条与话音通路分开的公共信号数据链路上进行传送的是_______。
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
G-6-PD缺陷
临床上壶腹癌最重要的症状是
甲市某公司与乙市某公司在丙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合同于丁市履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约定:若因本合同发生争议,提交设立于丙市的丙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现两公司因合同发生争议,甲市某公司欲申请仲裁却得知丙市并没有设立仲裁委员会,但甲、乙、丁市均设有仲裁委员会。
二级以下公路、技术不太复杂的分项和分部工程可不编写监理细则。()
出境货物通关单的有效期为:一般货物为( )天;鲜活类货物( )天;植物和植物产品为( )天,北方冬季可适当延长至35天。
企业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
当前我国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早恋成为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列关于学生早恋的措施中,合理的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