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请学者讲述中国古代典籍,带动了以“国学”为名目的图书热销,也引起了争议,请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和社科人文理论阐述当前国学热和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admin2014-12-25  66

问题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请学者讲述中国古代典籍,带动了以“国学”为名目的图书热销,也引起了争议,请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和社科人文理论阐述当前国学热和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选项

答案(1)媒介:文化的传播者霍尔认为“人生没有哪个方面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改变”。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文化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外在的形式诸如雕塑、乐器、建筑、绘画作品等,内在的形式包括宗教、价值观、思想习俗、传统等,媒体对文化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内在形式的影响上。亨廷顿说“文化的核心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传统以及习俗”。这就很自然地将文化和媒体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媒体依托语言这一载体,向它的受众传播带有强烈个体色彩的反映价值观并严格遵守文化传统和习俗的信息内容,以期得到社会的注意力资源。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即是文化的内容或文化的载体。喻国明在《影响力经济》一文中提到“对社会注意力资源的控制能力的科学表述就是文化‘影响力’”。媒体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对社会固有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是对原有文化有力地宣传或是辅助促进,或是对固有文化的内容或形式的变革甚至根本性的颠覆。 文化具有自动性和潜意识性,人类的行为受文化的影响和支配,具有共同文化的个体成员在面对同一件事时会产生行动上的趋同,而这种趋同几乎是无意识的,因此,“同一个文化的成员没有必要把工夫花在彼此之间对事物的解释和回应上”。媒体传播对受众施加的影响顺应了文化的这一特性,采取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用一切的手段将它的带有明显自身印迹的文化理念植于受众的意识里,在适当的情形下,这些理念会明显地或若隐若现地对受众稍加点拨,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随着时间和传播内容的堆积,理念就会成长为经验——文化的经验,公众就会彻底接受媒体所传播的文化。“没有人会否认大众传媒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经验产生的深远影响。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电影、录音和录像设备:这些和其他形式的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目前媒体中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成为威廉斯所说的“大众社会教育”的手段,使得我们 “接受电视上演示的人物的价值观”。电视上的人物的价值观也就是电视节目主创人员和媒体掌控者的价值观,他们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所以,公众通过媒体被动地接受乃至追随意见领袖们所倡导的文化,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随着媒体技术和传播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过程只会越来越快。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媒体传播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其承载的文化也就不同,媒体内容的迥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因为它兜售的就是文化,如果产品不能为消费者认同,它便失去了市场,文化产品也是一样。为了追求新闻商品的利益最大化,“传播产品跟在社会需求之后的迎合性成分将越来越大,而站在社会需求的前面引导、拉动的成分将越来越少”,媒介为了满足某些受众平庸、低俗的阅读、收视兴趣,提供快捷而没有“文化营养”的“快餐式”的新闻信息,有些甚至直接宣扬低俗的价值观,正如喻国明所说的“越是期望大众普遍接受的东西,其文化和智力含量就要做到极大的‘稀释’”。新闻工作者是站在时代船头上的嘹望者,也是社会文化的引导者和拉动者。正确、正常、有序的传播状态能使媒体“自动”剔除现有文化的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博其他文化之长,把真正有益的文化内容传播给受众。作为受众的文化营养厨师,要保证受众的阅读和收视健康,首先要在原材料上把好关。 (2)媒介在文化变化中的角色扮演文化具有积累性、历史性和可知性,但这并不能阻止文化的变化。文化的扩散和文化的适应是文化变化的两种常见方式。 文化从产生之日起,一直处在横向(文化的扩散)和纵向(文化的传承)的运动过程中。文化扩散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文化变化机制,它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输出。输出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输出的文化对它的“着地点”的文化进行着缓慢的渗透和同化过程。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全球传播的发展,这种渗透变得无处不在、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变成了“灌溉”。文化扩散旨在宣传自身文化和对异文化的同化,媒体通过其喋喋不休的报道和讲述对公众形成无形的压力,使其宣传的内容形成社会舆论,从而造成对公众原有文化的挑战。传统意义上,原有文化“只能接受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和信仰的东西,或者接受那些给自身带来修正而不引起混乱的东西”。但是,面对媒体强大的铺天盖地的攻势,公众产生了疲劳,公众根本没有空暇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以致全盘接受。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原有文化因自身声音的弱小和话语权的剥夺而趋向于沉默,至此,媒体传播的文化扩散的使命就暂告一个段落了。 文化的扩散,自然产生文化的适应问题。“‘文化适应’就是个人(成人或孩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从特定的文化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化。这个适应的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文化适应大多是公众迫于某种需要不得不对某种文化产生崇拜而学习,无意识的适应发生于一个强大文化场中,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渗透。这两种情况的产生都与媒体的强大规模的宣传密不可分。“当一个社会接触到一个更为主导型的文化并受其影响发生急剧嬗变时,文化适应随之产生”。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什么或哪种文化是“主导性文化”。在传播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当然就是指美国文化。文化的主导是建立在经济主导基础之上的,“在全球传播中,由于其庞大的技术、人员和财政支持,美国拥有并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媒体”,这些媒体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帮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来适应美国文化。首先,这些媒体对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肆宣传以及美国自身强大的经济吸引力使得世界不得不对美国的文化产生崇拜甚至低头,公众自然而然地跟随媒体的导向接受最先进的美国标准。其次,美国掌控下的全球性媒体将承载着美式价值观的节目向全世界大肆“倾销”,进行文化的渗透,公众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上了美式思维的印记。 (3)媒介:文化侵略的先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称为国际政治力量中的“软力量”,将它和经济、军事等硬力量作为国际地位和竞争力量的象征和判断标准。“软力量依靠的是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设置别人议程的能力”,软力量的运用首先要确立起这种文化并使之为世界认可和接受,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合法化。美国自然希望世界文化一元化,这就是西方的“文化普世主义”。文化普世主义的观点认为“不论环境与文化,世上存在着适用于所有文化的固定的普遍的道德准则”。 由于美国对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掌握,使得美国的价值标准成为世界的标准,许多与美国的思想、认知体系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被边缘化,失去了“话语权”,从而使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叫得最响,公众也就失去了选择权,更失去了认知真相的权利,甚至走上被误导的认知歧途。例如,2003年的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全球性媒体美国全球广播公司、cNN以及美联社的报道中充斥着“让中国人放人”“鲁莽的飞行员王伟”“中国盗窃高科技机密”“中国扣留美国军人引起国人愤怒”等煽情性的报道,极力掩盖美国在中国搞间谍飞行的事实。这些新闻随着美国的全球性媒体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严重混淆了受众的视听,误导受众把谬误当事实。以美国的价值观为标准、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美国在世界上处处“指鹿为马”。 传统意义上“虽然文化的许多部分都经常改变,但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却拒绝根本性的转变”,这种情况随着现代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正在慢慢改变,美式文化对他们眼中的“边缘文化”的入侵不仅限于可口可乐、汉堡和《泰坦尼克号》的输出,更多的是这些产品身上所附着的打上了美利坚印号的文化的出口。美国正成为全世界的思想制造工厂,通过发达的现代传播体系将其文化产品运载到世界各地去兜售,把那里的受众变成他们忠实的文化消费者和传播者。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sh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