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网,例如把子网掩码为 255.255.0.0的网络40.15.0.0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40.15.0.0/17,则第二个子网为(46)。假设用户X1有2000台主机,则至少应给他分配(47)个C类网

admin2009-02-15  53

问题 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网,例如把子网掩码为 255.255.0.0的网络40.15.0.0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40.15.0.0/17,则第二个子网为(46)。假设用户X1有2000台主机,则至少应给他分配(47)个C类网络,如果分配给用户X1的网络号为196.25.64.0,则指定给X1的子网掩码为(48);假设给用户X2分配的C类网络号为196.25.16.0~196.25.31.0,则X2的子网掩码应为(49);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标地址为11000100.00011001.01000011.00100001的数据报,则该数据报应送给(50)用户。

选项 A、X1
B、X2
C、X1和X2
D、非X1且非X2

答案A

解析 为了提高IP地址使用效率及路由效率,可以在基础的IP地址分类上对IP编址进行相应改进。
   (1)子网编址。
   一般地,32bit的IP地址被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为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子网编址的思想是将主机号部分进一步划分为子网号和主机号,即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在原来的IP地址模式中,网络号部分标识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引入子网模式后,网络号部分加上子网号才能全局惟一地标识一个物理网络。子网编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分配和管理。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如何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
   (2)子网路由。
   在子网编址模式下,仅凭地址类别提取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是不正确的,而必须在路由表的每一个表目中加入子网掩码,于是子网编址模式下的路由表条目变为:旧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路由器地址}。这样,可以用子网掩码的设置来区分不同的情况,使路由算法更为简单。子网号的位数是可变的,为了反映有多少位用于子网号,采用了网掩码来区分。二进制表示的掩码是一系列连续的“1”,紧跟着一系列连续的“0”。为“1”的部分代表网络号码,而为“0”的部分代表主机号码。我们以10.0.0.1为例,网络掩码255.0.0.0,这样就把IP地址分成了网络部分10和主机部分0.0.1。于是,每个A、B和C类地址都有一个自然掩码,它是由每类地址的网络和主机部分的确切定义产生的掩码。可以根据掩码和IP地址计算出子网:子网号等于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逻辑“与”运算的结果。
   (3)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这是一种产生不同大小子网的网络分配机制,指一个网络可以配置不同的掩码。开发可变长度子网掩码的想法就是在每个子网上保留足够的主机数的同时,把一个网分成多个子网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如果没有 VLSM,一个子网掩码只能提供给一个网络。这样就限制了要求的子网数上的主机数。
   VLSM技术对高效分配IP地址(较少浪费)以及减少路由表大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VLSM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 RIP2、OSPF、EIGRP和BGP。
   (4)CIDR无类别编址。
   1992年引入了CIDR,它意味着在路由表层次的网络地址“类”的概念已经被取消,代之以“网络前缀”的概念。Internet中的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别域间路由)的基本思想是取消地址的分类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允许以可变长分界的方式分配网络数。它支持路由聚合,可限制Internet主干路由器中必要路由信息的增长。IP地址中A类已经分配完毕,B类也已经分配得差不多了,剩下的C类地址已经成为大家瓜分的目标。显然,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组织来说分配到的地址最好是连续的,那么如何来保证这一点呢?于是提出了 CIDR的概念,即无类别的域间路由。“无类别”的意思是现在的选路决策是基于整个32位IP地址的掩码操作,而不管其IP地址是A类、B类或是C类,都没有什么区别。它的思想是:把许多C类地址合起来作B类地址分配。采用这种分配多个IP地址的方式,使其能够将路由表中的许多表项归并(Summarization)成更少的数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4PZ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