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其中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其中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admin
2013-04-15
59
问题
甲乙结伴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开始登山,他们每小时可上升的海拔为200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小时用的氧气。如果可以将部分的氧气存放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请问,其中一人最多可以爬到海拔多高的位置?( )
选项
A、8800米
B、8600米
C、8400米
D、7600米
答案
A
解析
假设甲可以爬到最高海拔B点,而乙负责为甲背氧气,将氧气存放于途中的A点,乙先单独返回大本营。要使甲爬到的海拔最高,那么在A点时甲应携带有最大量的氧气,即24小时用的氧气。也就相当于乙所背的24小时用的氧气,只提供甲乙两人从大本营到A点往返所需的氧气,所以A点距大本营所需的时间应为24÷2÷2=6(小时),而甲所背24小时用的氧气还够甲一个人往上爬24÷2=12(小时),所以甲最多可以爬200×(6+12)=3600(米),那么甲最多可爬到海拔为5200+3600=8800(米)高的位置。故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Iae777K
0
北京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一只天平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如果需要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称几次?()
因为青年人开车容易急躁,所以,在我国尽管十八、九岁的司机只占注册司机的7%,但是在交通死亡事故的肇事者中,他们的比例却是超过14%。下面每一项,如果正确,都能削弱青年人开车容易急躁的观点,除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______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______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D本题属于数量类题目。题干中给出的三幅图形元素的数量依次为3、4、5、(6),故答案在C、D项中选择。三幅图形中还有另一层数量关系:2个白圈、3个黑圈、4个白圈、(5个黑圈),D项符合
A、 B、 C、 D、 C本题属于重构类题目。根据特征面中的相邻关系,应用排除法解题。A项,右边图形中黑色区域应与最右边斜线相接;B项,右边图形中的黑色区域应位于三角形最上方的顶角处;D项,右边的图形错误,应
政府对公共风险实行管制,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决策于未知之中”。不确定性的存在,为风险管制的决策与实施增加了难度。鉴于此,风险管制者应该通盘考虑科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管制失灵。上述文字中,作者意
深入研读西方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关于上述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有一串彩旗,▽代表蓝色,▼代表黄色。两种彩旗排成一行如下所示:▽▼▽▼▼▽▼▼▼▽▼▽▼▼▽▼▼▼▽▼▽▼▼▽▼▼▼那么在前200个彩旗中有( )个黄旗。
某高校社团组织远足活动,他们早上8点钟从学校出发,先走了一段平坦的路到达山脚下,然后开始登山;在山顶休息1小时后再原路返回,下午5点钟回到学校。已知他们在平地时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上山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2倍,那么他们全程共走了(
颜色是一个心理物理量,有些颜色会使人感到温暖,如红、橙、黄色,称之为“暖色调”;有些颜色使人感到清凉寒冷,如蓝、青、紫色,称之为“冷色调”。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我们的记忆器官里贮存有这样的信息:橙红色的太阳和火焰是温暖的;冬天青灰色的天空是寒冷的,碧
随机试题
发动机着火时,要迅速关闭发动机,开启发动机罩进行灭火。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有检验记录,检验原始记录保存
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
当由厂商送货或代运货物时,验收地点一般在()。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规避价格风险,是因为期货市场上()。
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
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属于()。
在听阈的范围内,人耳最敏感的是()Hz的声音。
“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对这种遗忘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