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

admin2014-03-04  32

问题 给定资料
    1.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交通运输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民生.直接服务群众。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动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2011年4月2日,吴圩国际机场本应于晚上8时50分飞往昆明的MU5762航班没能准时起飞,100多名乘客滞留机场。机场地勤部门解释说,昆明飞往南宁的飞机没能到位,主要是因为在飞行上一段行程时,别的机场出现恶劣天气造成延误,致使昆明飞南宁这一段出现顺延。
    据了解,不止吴圩国际机场时常出现航班延误事件,在全国各大机场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已经成为民航业的顽症、重症、不治之症。由于航班延误事件频频发生,乘客和航空公司的矛盾也在激化。近期,在全国很多机场,就多次发生旅客罢乘、霸机、强占登机口、辱骂机组人员等过激行为。
    2011年7月23日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原因是温州南的信号指示灯遭雷劈.导致本来应该是显示红灯,而错误升级显示为绿灯。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有数名外籍人士),200多人受伤。温家宝总理于2011年7月28日10点左右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召开中外记者会。7月29日,事故遇难者家属和亲友等来到事故现场举行悼念活动。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升为91.5万元。
    一夕成名的甬温铁路客运专线,建成之初曾享尽溢美之词,被赋予“中国同类铁路中设计标准最高”、“国际一流”、“行车指挥系统、管理模式均与现有铁路不同概念”等美誉;两年后,这条铁路却成为动车灾难的代名词。
    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夫夷水向茶村地段2011年9月9日下午3时20分许发生沉船事故,截至10日零点,官方通报的死亡人数为11人,船上实载人数45名。不少网民认为,客船超载是造成此次重大悲剧的重要原因,但是,挖沙船乱挖乱采才是事故的元凶。有网民说是因为河里到处都是挖沙船,随时都可能被乱拉的钢缆绳绊翻。
    2011年7月10日18时10分许,京沪高铁由北京发往上海方向的G151次列车发生故障停车,导致后续10趟列车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故障发生的原因.北京铁路局当晚在其官方微博上解释称,是由于山东省境内雷雨大风造成京沪高铁曲阜东至滕州东至枣庄间下行线接触网故障。而上海铁路局宣传部副部长陈万钧当晚在其官方微博上解释的原因是,京沪高铁滕州至枣庄段供电线路遭受雷击,造成接触网故障。
    3.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总投资约2209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千米,沿途设24个站点,其中县级站有4个,分别是山东的滕州东站、安徽的定远站、江苏的丹阳北站和昆山南站。从高铁开工开始,这些城市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资源——“建设新站,市政规划”。如果说百年前的津浦铁路让蚌埠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起,如今京沪高铁的开通,则使这些沿线城市满怀历史再度重演的期盼。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业广大干部职工锐意改革、奋力拼搏,使运输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实际出发,从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推动交通运输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不懈努力,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规模大幅增长,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总体得到有效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
    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00万千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七位跃居第二位;高速公路达到7.4万千米,跃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货运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居第一位。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民航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从世界第三十七位跃居第二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服务为拉动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4.“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曾被认为是推动我国公路发展重要政策之一,但由此引发的乱收费、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也愈发引起关注。有关部门已为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优化收费公路结构而作出努力,但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高速公路收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有95%的高速公路都是收费公路,不仅催生较高的物流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到终端的商品价格中。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C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高额的收费带来的问题是催生较高的物流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又会转嫁到终端的商品价格中,从而影响老百姓的饮食起居,政府、企业以此牟利,也给经济的增长造成了负担。
    2011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并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收费不合理大清洗运动。8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的38号文件,再次提出要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
    该38号文件再次重申要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对已出让经营权的繁忙路段,应根据政府财力状况逐步回购经营权。尽快研究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体现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
    对于高速公路的问题,C认为首先应该使高速公路的定位准确。“高速公路属于公共性质,其不是纯粹的盈利部门,要解决高速公路乱收费的问题,首先应定位准确,但是我国目前却把高速公路定义为盈利部门。”
    但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H教授对于高速公路是不是公共产品属性持保留态度。他早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高速公路算不算公共产品不能一概而论,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的高速公路还不能成为公共产品来运营。H认为政府退出由企业经营这个大方向不应否定。但政府应加强规制,加强社会的监督,对于高速公路的收费去向应该透明化。
    为此,C指出,国家应该公开高速公路的贷款、成本、盈利等,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以防止政府以高速公路为借口达到敛财的目的。并且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目前各省级层面的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并做好监督工作。
    5.无论列车追尾是天气原因、设备故障还是调度系统失灵所致,都表明动车运行安全出现了严重纰漏。列车运行发生问题,当然与铁路部门的运作和管理出现漏洞直接相关。正如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所说:“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因素?”
    近些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一跃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大国”。然而,作为国内唯一政企不分的产业,中国铁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大量的制度性问题。2010年以来,铁道部部长、铁道部运输局局长等高官纷纷落马,正是中国铁路管理体制“有恙”的标志性事件。一个政府部门既充当行业监管者又直接参与市场运作,其中弊端不言自明。事实上,政府高层及铁道部并非没有洞悉其中弊端,无奈沉疴日久,部门利益纠葛太深,致使相关改革迟迟难以提上日程。
    据报道,铁路体制改革步履缓慢,部分原因在于相关部门提出,当前铁路仍然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体制变了会影响协调问题,最后影响运输安全。但所有这些理由,在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事实上已经成了“集中权力搞腐败”的代名词。铁路体制改革会影响协调以及运输安全等说法,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成立,而且因为“7•23”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已显得不堪一击。这起事故表明,权力的集中并不能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顺畅。相反,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反倒可能导致管理不善与监管缺失,从而酿成更多悲剧。
    2011年4月底,新任铁道部长盛光祖就指出,铁道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企业经营机制不活,不利于铁路走向市场改进运输服务。这也表明,让政府归于政府,企业归于企业,这是铁路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而前不久发生的京沪高铁停运事故。以及刚刚发生的这起动车追尾特大事故,使得加快迈开改革的这一步,显得尤为迫切。随着这起事故救援工作进入尾声,这些问题值得好好地讨论与反思了。
    6.2011年入夏以来,雷雨多发等复杂天气对我国民航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国内很多机场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大量旅客滞留机场,同时伴随因航班延误导致的旅客纠纷和冲突,航班延误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8月中旬。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专门针对航班延误问题接受新华社采访,并表示,目前民航局正着力开展航班延误问题的整治,争取在确保民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把航班延误对旅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值得重视的是,一些人为因素已成为造成航班延误的“新的增长点”。面对航班延误,旅客最看重的是知情权。保证延误时各方信息的真实、准确、通畅,成为旅客的首要需求。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和机场头疼,旅客不满,由此引发的投诉也成为一个焦点,是非争执之中,人们期待着能尽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航班正常纳入法制化轨道。尽管航班延误使民航和旅客成为对立面,但从避免和减少延误的愿望出发,双方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正是如此,如何理性面对延误、如何正确处置延误、如何有效减少延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安全第一,飞行正常,优质服务。一直被视为中国民航的指导方针。为了提高航班正常率,中国民航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冷静地看,现实仍然不容乐观。
    民航有关专家说,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常见的主要因素有六个:天气原因、空中交通管制原因、航空公司运力调配原因、飞机机械故障、机场净空条件被破坏、旅客原因等。
    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最为常见,也无法抗拒。在飞机起降机场和经过的航路上空,如果遇到大雾、风暴、雷雨、低云、低能见度、跑道积雪结冰等恶劣天气,达不到飞机安全起降飞行标准,这个时候,为了安全起见,航班就会推迟起飞、返航或者备降,因此往往会造成航班延误。民航的专家特意说明,有时候旅客不明白,起飞机场的天气状况明明很好,完全可以满足正常起飞条件,但是却被告知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这是因为有可能航路上或目的地机场天气不好,并不是民航有关部门的欺瞒。
    此外,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增长速度太快,飞行管理难以适应,也是造成航班不正常的另一主要因素。据民航空管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近10年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飞行流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过快增长的飞行流量一度使航路出现相对拥挤状况,由此而造成的航班延误占到全部延误的20%。这一状况,随着我国现代化空管体系的建立,已逐步得到缓解。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因机场净空环境遭破坏而造成的航班延误有上升趋势。近几年来,由于民航地空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广告气球非法升空,在机场周边烧麦秸、养鸽子、放风筝等导致航班延误的事屡有发生。这些人为的因素已被戏称为造成航班延误的“新的增长点”。
    7.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指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新形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
    在看到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复杂.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仍十分明显,网络不全、结构不优、内河水运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还很突出,防范集中建设带来的安全、质量、廉政风险任务艰巨,交通运输改革向纵深推进面临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特别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行交通运输大部门制,对提高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效能、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
    面对有利的形势,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进位意识,把机遇抓住用好,乘势而上,推进后发赶超;审视应对的挑战,要有忧患思想,更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在不利条件中寻找有利因素。把薄弱环节、突出矛盾问题转化成攻坚重点和进一步加强的方向.为交通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创造条件。
    8.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体目标,并明确了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五个着力点。这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厅党组在科学研判行业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蓝图,必须尊重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着眼我国区位条件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阶段落实目标,扎实做好每阶段工作。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已进入“强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正处于推进体制机制转型改革攻坚的“拐点”位置,要办的事情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突出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全面加强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出省大通道、省域大路网、交通大物流、农村客运大网络、内河航运主通道,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较高平台运行,保持一定规模的项目储备,保持建设资金的投入投向重点,扎实推进“十一五”交通规划发展目标任务,在“十二五”规划中体现重点发展内容,加快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运输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二是全面推进以成品油税费改革为重点的交通运输各项改革。抓紧完善交通财政财务体制,实现公共财政保障交通运输发展:推进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实现交通运输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集约发展;推进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益;推进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现面向市场、管养分离、有路必养;推进交通运输系统企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交通运输系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是全面加强交通运输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工程,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处室建设,提升交通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完善干部公开选拔任用和竞争上岗制度,用好的作风选用作风好、德才兼备的干部。从完善机制、畅通渠道着手,推动厅和厅直单位干部轮岗、交流。着力完善干部评价考核和人才引进机制,使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上奖台。通过多方面努力,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人才队伍、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根本保障。
    抓紧、抓实、抓好三件大事,是交通运输系统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当下举措,更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当前的首要任务。
给定资料5提到“随着这起事故救援工作进入尾声,这些问题值得好好地讨论与反思了”。请根据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高铁停运、动车追尾、轮船沉没和飞机延误等一些问题的发生,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反思和讨论。交通事故一旦出现,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事件,进行紧急的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次,积极做好事故的善后和安抚工作,以保证事态稳定。再次,必须考虑到深层次的问题,要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彻查和反思,积累相关事故处理经验。最后,不断加强落实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排除运输存在的隐患。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保证人们安全出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P4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