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主有先生者①,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申公巫臣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其

admin2019-12-12  25

问题     世主有先生者①,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申公巫臣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其楚王之谓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曰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②,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粱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日:“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懈,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③,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注]  ①“先生”:犹言“先觉”“先醒”也。②郭:古代小国。  ③块:土块。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答案A

解析 楚庄王之忧是亡国之忧。
【参考译文】
    历代君主有事先觉醒的,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过去,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却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为什么脸上有忧愁的神色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诸侯的品德,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比不上他自己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各位大夫的见解,就没有比得上我的了,我因此忧愁啊。”庄公的德行配得上做人们的君主,他的声威使诸侯顺服,还每天担惊害怕的,想要寻求贤能的人来辅佐他,这就是那种事先觉醒的人。
    过去,宋昭公逃亡到国外,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车夫问他:“什么原因呢?”昭公说:“我穿好衣服站在那里,在我身旁侍候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个美男子。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几百个臣子,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一个圣人。我在朝廷或在内宫,都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我因此才会逃亡于外。”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出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宋国人迎接他回国,再次拥立他做君主。(他死了以后)谥号为昭。
    过去郭国的国君逃出郭国,对他的车夫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进献清酒给他。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给他进献干肉和干粮。他问车夫:“你车上的东西怎么这么齐全?”车夫说:“这是我平时储备的。”他又问:“那你为什么要事先储备呢?”车夫说:“是为了您出逃的时候,路上饥渴而储备的。”郭君说:“你知道我将要逃亡吗?”车夫说:“是的。”郭君说:“那你为什么不事先劝告我呢?”车夫回答说:“您喜欢听谄媚逢迎的话,不喜欢听真实的话。我要是劝告您的话,恐怕在郭国灭亡以前就死了。所以我没有劝告您。”郭君变了脸色很生气地说:“我失去国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车夫就改变了自己刚才的话说:“您失去国家的原因是您太有才能了。”郭君又问:“有才能的君主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反而失去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缘故呢?”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才能的人,只有您一个有才能,因此您失去了,自己的国家。”(郭君听了,高兴起来,)伏在车前横木上叹息道:“唉!做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么痛苦吗?”这时他感到身体疲倦,没有力气,头枕着车夫的膝盖睡着了。车夫抽出自己的腿,换上土块,远远地离开了郭君。最后,郭君死在荒野,被虎狼吃掉了。这就是那种至死不醒悟的人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cs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