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57题)

admin2021-02-25  5

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57题)

选项 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答案A,B,C

解析 选项A正确:大诰处罚比《大明律》都要重,而且其效力在律之上,大诰使用了很多的法外酷刑,如断手、阉割为奴等。
    选项B正确: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朱元璋把它们列为全国各级学术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
    选项C正确: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
    选项D错误: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而非明文废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fr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