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张某诉美国人海斯买卖合同一案,由于海斯在我国无住所,法院无法与其联系,遂要求张某提供双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送达了诉讼文书,并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诉讼文书后予以回复,但开庭之前法院只收到张某的回复,一直未收到海斯的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张某诉美国人海斯买卖合同一案,由于海斯在我国无住所,法院无法与其联系,遂要求张某提供双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送达了诉讼文书,并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诉讼文书后予以回复,但开庭之前法院只收到张某的回复,一直未收到海斯的
admin
2022-05-18
52
问题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张某诉美国人海斯买卖合同一案,由于海斯在我国无住所,法院无法与其联系,遂要求张某提供双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送达了诉讼文书,并在电子邮件中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诉讼文书后予以回复,但开庭之前法院只收到张某的回复,一直未收到海斯的回复。后法院在海斯缺席的情况下,对案件做出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并同样以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判决书。关于本案诉讼文书的电子送达,下列哪一做法是合法的?( )
选项
A、向张某送达举证通知书
B、向张某送达缺席判决书
C、向海斯送达举证通知书
D、向海斯送达缺席判决书
答案
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据此可知,采用电子送达的前提是受送达人同意。本案中,法院无法联系到海斯,因此也就无法征得其同意,那么对其采用电子送达任何诉讼文书的方式都是不合法的。另外,判决书、裁定书与调解书不能采用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因此,虽然征得了张某的同意,但通过电子邮件向张某送达判决书的做法也是不合法的。所以,只有A的说法正确,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4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唐某和麦克是生意伙伴,两人常年经营澳洲海鲜贸易,因为债务纠纷,作为美国人的麦克将中国人唐某诉至M市中院,该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关于该案上诉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甲诉乙违约损害赔偿一案,一审法院裁判作出后.甲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中存在违法缺席判决的情形,遂裁定发回重审。一审法院重新作出判决,甲依旧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时发现一审法院在重审时依旧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甲诉乙继承遗产纠纷一案,丙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一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在向当事人送达判决时,甲当场口头表示不上诉.但在上诉期内又向一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乙当场口头表示上诉,而且在上诉期届满的前一天到邮局以挂号信的方式向一审人民法院邮寄了
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下列关于诉的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人其生产的电子元件若干,后又销售给丙公司用于电子仪器的装配。在装配过程中,丙公司发现该批电子元件质量不符合要求,遂暂时停止向甲公司支付货款。并要求其赔偿。而甲公司认为该批电子元件并非自己生产,而且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也不至于造成损坏,质量问题应
天籁公司与世纪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因合同产生的纠纷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双方因合同履行产生纠纷,世纪公司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涉外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中,关于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随机试题
电子商务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是()
除去海藻中盐分的方法的是
难复性腹外疝是指
A.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B.搞好环境卫生,灭蚊蝇C.保持空气流通D.搞好“二三管一灭”及个人卫生E.保持洁身自好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重点是()
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简述情绪的功能。
尽管出发点不同,人本主义理论家和建构主义理论家都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随着长江沿线经济迅猛发展,货运需求增加,长江沿岸私设码头、黑码头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应该撤掉。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这些码头带动了经济发展,请问你怎么看?
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7万公顷,增长2.3%。以下三种作物按2009年亩产
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言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