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讯狱》: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知其詍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无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又尽听其解辞,又视其它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詍,更言不服,其律当笞掠者,乃笞掠。笞掠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毋解辞,笞讯者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讯狱》: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知其詍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无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又尽听其解辞,又视其它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詍,更言不服,其律当笞掠者,乃笞掠。笞掠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毋解辞,笞讯者
admin
2019-01-15
50
问题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讯狱》: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知其詍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无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又尽听其解辞,又视其它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詍,更言不服,其律当笞掠者,乃笞掠。笞掠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毋解辞,笞讯者。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凡是审理刑案,必须首先听取两造(两造即为原告和被告)的口供并详细记录,使他们各自陈述,虽然知道有人在欺骗,也不要立即发问。如果其供述完毕而案情仍不清楚,则对不清之处再行追问,同时再详细听取并记录其辩解之辞。然后,再就其未能解释清楚的问题继续追问。追问到最后,如果当事人仍然一再欺骗,乃至改变口供拒不服罪,依法可以施行拷打时,则对其施行拷打。拷打时必须写明:“报告:因为某人多次变更口供,且不能说明变更的理由,所以对某人施行刑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F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该规范属于
(2014年简答66)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
(2005年单选4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基本政治体制主要仿效()。
(2014年分析67)2003年5月,某省甲种子公司与乙种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为乙公司代为培育玉米种子。因玉米种子的市场价格上涨,甲公司不愿按原合同价履约。2004年初,乙公司将甲公司诉至A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两公司因赔偿价格的
(2009年单选3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
(2008年单选34)《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2007年单选36)唐朝《选举令》规定:“诸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听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这里“致仕”是指()。
缇萦上书救父太仓公者.齐太仓长。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受赂,以刑罪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恕,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之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身,而刑者不可复
贞观年间,在流三千里的基础上减刑一等,应判何刑罚()
《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进呈刑律分则草案折》载:“是编修订大旨折衷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清末修律处理外来法与本国固有法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有哪些启示?(2018年非法学综合课论述第58
随机试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Inourapartmenttherearethreerooms,______isusedasaliving-room.
患者,女,35岁。两侧胁肋胀痛7天入院,伴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不适合的治疗方式是
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为1250万元,该公司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以下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利润表反映了一个综合的经营成果信息,管理当局如果要把握企业具体经营成果的变化,如收入、成本、费用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到会计账簿中去了解。()
下列概念中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罗曼.雅各布逊把翻译分为三个分支,即语内翻译、________和________。
CulturalDifferencesinBusinessWhenyouconductbusinessoverseasorplayhosttointernationalvisitors,culturaldifferences
EvaluationbyStudents1.不少大学让学生参与任课老师教学情况的测评2.对此改革措施校方、教师、学生的看法不一3.学生测评教师的益处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