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6年6月3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甲公司的破产申请。同日,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的公告,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在此期限内,管理人收到以下债权申报: (1)A公司曾为甲公司的5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连带责任。2016年3月,因甲公司无力偿还借款,A
2016年6月3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甲公司的破产申请。同日,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的公告,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在此期限内,管理人收到以下债权申报: (1)A公司曾为甲公司的5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连带责任。2016年3月,因甲公司无力偿还借款,A
admin
2019-01-19
40
问题
2016年6月3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甲公司的破产申请。同日,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的公告,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在此期限内,管理人收到以下债权申报:
(1)A公司曾为甲公司的5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连带责任。2016年3月,因甲公司无力偿还借款,A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向银行支付50万元借款本息。A公司因此向管理人申报50万元借款本息的债权。
(2)甲公司欠B信用社60万元借款未还。C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保证,但尚未承担保证责任。B信用社向管理人申报60万元借款本息的债权后,C公司也提出相同金额债权的申报。
(3)甲公司的关联企业乙公司也进入破产程序。甲公司和乙公司对D公司负有70万元的连带债务。D公司向乙公司管理人申报70万元债权后,又向甲公司管理人申报该70万元债权。
(4)甲公司长期拖欠E公司货款,累计20万元。E公司申报20万元本息的债权。
甲公司管理人收到上述申报后,审查了A、B、C、D、E五家债权人的相关资料,认为E公司主张的债权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故未将E公司申报的债权编入债权登记表。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管理人对A公司申报的50万元借款本息债权应否确认?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管理人对A公司申报的50万元借款本息债权应予确认。根据规定,债务人的保证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求偿权申报债权。保证人A公司代替债务人甲公司向银行清偿50万元本息,可以50万元本息申报债券。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Nh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合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银行汇兑业务中,原收款人转汇的,转汇的收款人必须是原收款人。()
债权人下落不明,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的,可将合同标的物提存。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上市公司的董事发生的下列行为中,可以被中国证监会认定该董事为市场禁入者的事实的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小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会议表决的下列事项中,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且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人享有表决权的有()。
对合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我国法律规定()。
某个人独资企业决定解散,并进行清算。该企业财产状况如下:企业尚有可用于清偿的财产为10万元;欠缴税款3万元,欠职工工资1万元;欠社会保险费用0.5万元;久甲公司到期债务5万元;欠乙未到期债务2万元。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该个人独资企业在清偿所欠税款
2010年1月8日,A以甲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1月21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指定了管理人,并发出公告,要求甲公司的所有债权人在5月21日之前申报债权。在申报债权到期日前,A申报到期债权1000万元,其中:欠债8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红骨髓的叙述,正确的是()
腹主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不正确的是
哮喘防治指南明确提出哮喘治疗中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首选给药途径是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不正确的是
A.喜树碱B.硫酸长春碱C.多柔比星D.紫杉醇E.盐酸阿糖胞苷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天然来源的药物是
按基础埋置深度不同分为( )。
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法规规定的,票据无效。( )
材料: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的课标要求和活动建议如下。课标要求:(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2)国际合作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
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它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重合,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
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青枝骨折。()
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改判聂树斌无罪。该案表明:办理死刑案件,只要证据间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证据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依据现有证据不能得出唯一的结论,就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