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指,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了利于腹腔积液的消退,给患者抽取腹腔积液的同时,应及时输注

admin2018-10-25  31

问题 患者,男性,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指,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了利于腹腔积液的消退,给患者抽取腹腔积液的同时,应及时输注

选项 A、等渗盐水
B、抗生素
C、白蛋白
D、高张葡萄糖溶液
E、甘露醇

答案C

解析 反映肝功能的项目包括: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②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等的测定,重度黄疸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③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低白蛋白血症和PT明显延长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严重。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腔积液。腹腔积液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肝脏严重损害及肝硬化时形成腹腔积液的原因包括:①广泛肝细胞坏死、增生,影响门静脉循环,引起门脉高压,血浆成分被迫渗入腹腔。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③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引起体内钠水潴留。④肝脏淋巴液形成增多,促进腹腔积液形成。⑤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一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肝硬化患者腹腔积液形成机制中,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起重要作用。抽取腹腔积液会丢失蛋白质,静脉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利于腹腔积液的消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Zyt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