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admin
2019-07-11
40
问题
《谈生命》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骄奢、清吟、荫庇、芳馨”等词语;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比喻等修辞的妙用;训练语言的积累和表达;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在鉴赏的过程中训练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分析、品味课文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了解生命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树立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揣摩文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语句或段落; 2.体会文中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3.感受文中那些“生动”的形象,激发联想和想象,培养形象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文中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识记生字词并了解作者生平; 2.通过反复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3.收集相关资料。 (二)导入新课 作为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生命以其自身的玄妙和深奥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去探索、去领悟、去赞美。为了阐释生命的真谛,屈原发出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永恒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唱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浩歌;为了描绘生命的境界,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他们用精辟的语言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真谛。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优美散文——《谈生命》。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1999),福建福州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认识并理解这些字词。 云翳(yì) 蛲岩(chán) 羞怯(qiè)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丛莽(mǎng) 3.教师范读课文。 4.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1)本文围绕“生命”谈了哪些内容? 提示:这篇文章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了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这一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①整体感悟 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 提示:同学们,比喻是用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说明所要描写的对象,这篇课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②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思路清晰,虽然未分段,但很容易看出文章的层次。请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全文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篇的第一句话,由“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领起全文,提出话题,引出下文。 第二层,从第二句话“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用江水东流人海的过程来比喻生命的过程。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用一棵小树从成长到衰亡的过程来比喻生命的过程。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文章最后,总结全文,交代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和哲思。 ③教师主导,师生互答 朗读课文,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说出春水的生命历程。 问题2:说出小树的生命历程。 问题3:作者写春水、小树的目的是什么? 师:我们分小组来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 (学生讨论) 师:首先,春水东流人海经历了哪些过程? 生:东流的春水,发源,聚集,向下奔注,遭遇一切,流人大海。 师:联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树,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小树的生命历程。 生:破土而出,开花结果,叶落归根。 师:江流人海和叶落归根与我们的生命历程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生:预示着人的生命的结束。 师:现在到第三个问题了,作者写春水和小树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了写生命的历程。 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更形象生动。 师总结:春水和小树共同的生命历程是“生长、壮大、衰弱”。 (板书) 师:文中的春水和小树一直都是充满欢歌笑语的吗?如果不是,请分别找出它们快乐和痛苦的词语。 生:不是。描写春水痛苦的词语:“愤激”“怒吼”“催逼”“心魂惊骇”;描写春水快乐的词语:“快乐”“羞怯”“吟唱”“浪漫”。描写小树快乐的词语:“勇敢快乐”“吟唱”“跳舞”“宁静和怡悦”;描写小树痛苦的词语:“覆压”“挣脱”“无力”“呻吟”。 师:可见,春水和小树的生命历程都是快乐和痛苦相随,其实我们的生命跟它们是一样的,也是快乐和痛苦相伴相生,我们应该感谢它们,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更丰富多彩。现在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部分,找出能表达作者这一情感的句子。 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四)写法分析 1.比喻的巧妙运用,生动形象。例如,“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云翳”喻指人生丰富的经历、体验;“黄昏”喻指人至暮年。 2.哲理性强。例如,“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两句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请结合本文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请你试着用生动的语言,仿写这个句子。 2.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300字左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a1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某英文杂志正在举办以“Fancyyourselfasaninterviewer”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AFamousChineseIWouldLiketoInterview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内容包括:1.采访的对
以下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基本学习策略的是()。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流传甚广,这句俗话分别说明了这两部名著的什么特点?对两类人分别有怎样的提醒?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
议论文是选人初中课文中最多的一类写实文体。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复活》、________、等。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①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
浣花溪记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
浣花溪记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
项脊轩志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
随机试题
A.木防己汤B.钩藤散C.半夏泻心汤D.六味地黄丸E.桂枝茯苓丸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增强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效果的中成药是()。
A.无意模仿B.有意模仿C.强迫模仿D.正强化E.负强化糖尿病患者跟随电视录像学习做无糖食品,这种行为属于
治疗肺热伤津型痿证,除夹脊穴、手足阳明经穴外,还应加用()
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以上。
我国大陆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
M投资者预计A股票将要跌价,于2012年4月1日与S投资者订立卖出合约,合约规定有效期为3个月,M投资者可按现有价格10元卖出A股票1000股,期权费为每股0.5元,2012年5月1日A股票价格下跌至每股8元(不考虑税金与佣金等其他因素)。关于S投资者
2013年,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突破3000亿大关,达3012.78亿元,同比增长20.1%,较一季度回落5.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7.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月底,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6251.89万平方米,同比增
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羽绒衣。下列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是()。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打印以下杨辉三角形,请填空。1111211331146411510105
Tosaythatthechildlearnsbyimitationandthatthewaytoteachistosetagoodexampleoversimplifies.Nochildimitates(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