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4题。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admin2014-11-07  12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4题。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这一节差

选项 A、司马迁认为作家应“发愤”著书,先说理后记事,再举《诗经》为例详加阐述。   
B、司马迁认为没有“怨”就没有“发愤”之作,说理、叙事或抒情的作品,都不乏其例。   
C、司马迁用说理、记事方式写愤激之情,而《诗三百篇》则用歌咏方式抒写哀怨。   
D、司马迁列举了各种各样“发愤”著书的例子,《诗经》是他所举的最后一例。

答案B

解析 这个句子强调“发愤”之作是结果,原因是内心的“怨”,并且说理记事是平行关系,不是先后关系,因此A项错;C项。句意为说理、记事之文包括《诗三百篇》都是因“怨”而生的“发愤”之作,C项把说理、记事之文与《诗三百篇》分开错了;D项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此项不是中心意,错;因此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dO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