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2009年)

admin2019-08-08  49

问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2009年)

选项

答案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期。皮亚杰的理论依据包括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生物学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与发展,逻辑学解释思维的起源与发展。 他既强调心理因素中内外因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的量变与质变。 (1)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不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平衡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②认知发展机制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结构是图式。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图式最初来自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即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而逐步构成新的图式。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是同化。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是顺应。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将发展中的图式进行整合是组织。 ③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为认知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练习与习得经验: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儿童认知发展的源泉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 社会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 平衡:具有自我调节作用,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个体的发展总是指向更高水平的平衡。 ④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并保持先后次序不变。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以下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在该阶段末期,儿童形成了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生活和心理范围得到扩大。此时儿童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泛灵论、没有形成“守恒”观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儿童的思维已经能够服从逻辑规则,达到运算水平,但这种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形式运算阶段(11—14、15岁)的青少年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已经开始接近成人水平,运算对象是抽象的。 (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①教学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儿童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为基础。 ②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自参加社会活动,促进知识建构。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③重视课程设计,依据学生差异体现不同的难度水平,促进学生的同化和顺应过程。 ④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解析 对于皮亚杰的理论主要从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机制、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发展阶段理论四个方面来回答。综合题考查理论,一般不仅考查理论的内容还有该理论的应用,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对发展心理理论的应用或者贡献的内容也要掌握,并加以理解性的扩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fV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