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 某矿井选矿厂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度安排取得了一致意见(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G和J的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用一台塔吊,其中由于业主图纸送达延误致使C工作推迟10d。 问题 在C工作延误10d,塔吊使用顺序为先G后J的
背景 某矿井选矿厂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度安排取得了一致意见(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G和J的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用一台塔吊,其中由于业主图纸送达延误致使C工作推迟10d。 问题 在C工作延误10d,塔吊使用顺序为先G后J的
admin
2019-03-12
94
问题
背景
某矿井选矿厂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度安排取得了一致意见(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G和J的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用一台塔吊,其中由于业主图纸送达延误致使C工作推迟10d。
问题
在C工作延误10d,塔吊使用顺序为先G后J的条件下,业主提出为确保工期将L工作压缩5d,是否可行?若可行,施工单位提出下列要求:(1)L工作压缩5d增加赶工费25000元;(2)塔吊闲置15d,每天补偿塔吊租赁费600元;(3)由于C工作延误10d造成其他有关机械闲置,人员窝工损失等综合损失45000元。施工单位上述要求是否合理?
选项
答案
C工作延误10d,塔吊工作顺序为先G后J时,L工作位于关键路线上,将其工作时间由35d压缩为30d,总工期仍为100d,所以此措施可行。 [*] 对于施工单位赶工费的要求,业主认为:1)压缩工期5d后的整个工期与原计划100d相比无变化;2)施工单位没有具体列出赶工多支的费用,可以认为J工作压缩工期是属于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项合理性要求的实施;3)因C工作延误付给的45000元属于综合损失,包含了施工单位的部分赶工要求;综上理由,决定赶工费不予补偿。 在C工作延误的条件下,塔吊采取先G后J工作顺序时,因为不影响G、J之间的关系,故塔吊闲置时间为C、G总时间与B、E总时间的差:(25+10+10)一(15+25)=5d,因此需要补偿塔吊闲置费用600元/d×5=3000元。 由于C工作延误的损失费45000元应予补偿。总计应补偿费用.45000+3000=48000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il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施工项目经理在组织现场施工中,为了赶工期,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出现了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则政府主管部门追究该项目经理责任的方式是()。
下列施工风险管理工作中,属于风险识别工作的是( )。
某单位新建的办公大楼,地下3层,设计埋置深度为-12.5m,且地下情况相当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该地下工程,施工单位应编制()。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单位的下列做法中,符合防止环境污染措施要求的有()。[2010年真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紧迫,楼面混凝土刚浇筑完毕就上人作业,造成混凝土表层不平并出现楼板裂缝,按事故责任划分,此质量事故属于()事故。
监理人无正当理由没有在约定期限内发出复工指示,承包人没有按时复工,导致工期延误的,属于()违约。
某物资采购合同履行中,由于供货方的错误,实际交付的钢材型号与合同约定不对这一问题,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某地下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计划1月份开挖土方80000m3,合同单价均为85元/m3,至1月底,经确认实际开挖土方90000m3,实际单价为72元/m3,则该工程的费用偏差(CV)为()万元。
施工现场围挡高度在市区主要路段不宜低于()m,在一般路段不低于()m。
关于露天炮孔爆破施工的规定有()。
随机试题
尝试:成功
某村村民周某和刘某为了土地耕作的方便,双方互换了10亩耕地,并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在发包方处进行了备案。互换1年后,周某认为刘某的土地没有自己原来的土地肥沃,于是请求解除合同,换回土地。互换协议的效力为()。
实证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田某于2011年7月1日办理5年期住房公积金贷款,2012年7月7日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如本年度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再调整,则应从()执行新的利率。
甲公司编制销售预算的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甲公司预计每季度销售收入中,有70%,在本季度收到现金,30%于下一季度收到现金,不存在坏账。201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及其影响。资料二:甲公司2020年的销售预算如下表所示。
论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4。[说明]某网站欲办一个论坛,试回答下列问题。
执行下列语句段后,输出字符“*”的个数是()。for(inti=50;i>1:——i)cou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