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突破以及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快速进入网络化社会。据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达到4.2亿人,博客1.6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31.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Et

admin2014-07-15  57

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突破以及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快速进入网络化社会。据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达到4.2亿人,博客1.6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31.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Et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民众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
    1999年5月,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后,在举国上下愤怒声讨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同时,人民网诞生了时政性极强的强国论坛,标志着中国“网络民主”时代的开始。
    进入21世纪,“网络民主”事件也进入了加速期。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7年的“华南虎照风波”“山西黑煤窑事件”“史上最牛钉子户”,2008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给网民的一封拜年信,6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网与网友交流……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出“E两会”栏目,邀请网民模拟人大代表在线提交议案建议;新闻中心首次设立“网络访谈室”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做客新闻中心,与网民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网络民意直接走进人民大会堂,“网络民主”也开始从虚拟走向现实。2009年,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上
述“网络民主”案例告诉我们,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重要的民主监督力量。
    问题: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看待“网络民主”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创新人大机关工作。

选项

答案由于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民主”和网络生存方式,使新兴的“网络民主”具有直接性、公开性、互动性、快捷性和广泛参与性等基本特征,让它突破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传统民主方式的诸多局限,如地理上的局限、信息沟通方式上的局限、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从而使得民主能够以较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较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这必然会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将这种影响运用到工作中去,具体应当做到: 第一,提供法制保障,引导和规范“网络民主”有序开展。网络化浪潮是一种趋势,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实现网络对接,利用网络舆论监督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网络舆论监督不仅有利于拓展人大监督渠道,而且可以提高监督效率。 第三,完善工作制度,实现公民“网络”参与人大常委会工作。 第四,深化网络交流平台,密切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 第五,建立网上信访平台,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第六,充分运用网络载体,提高人大工作效能。 可见,“网络民主”的出现,对于人大工作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面对“网络民主”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社会政治空间向“网络政治”拓展的时代,更好地发挥人大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jB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