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4/2/18)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4/2/18)
admin
2021-01-31
83
问题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4/2/18)
选项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认识错误、罪数。在客观不法层面上,当共犯都是正犯(实行犯)时,应将共同犯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行为,各正犯人都应对该整体正犯行为有因果关系的结果承担责任。只有在实行过限,亦即部分共犯人的行为超过共同犯罪故意时,才认为承担单独责任。
(1)在客观不法层面上,甲、乙的开枪行为,系共同正犯行为。二人各开了一枪的行为,系一个共同行为(整体上视为一个杀人行为)。对共同行为造成的结果(打死丙的危险、文物毁损的实害),二人均应负责。即认为客观二人共同实施了杀人未遂行为、毁损文物行为。
(2)在主观上,二人有杀人故意;在博物馆里开枪,造成了文物毁损的结果,没有意识到文物毁损,不是故意,但对此有过失。
(3)客观、主观统一,触犯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损毁文物罪。
(4)在罪数方面,一行为构成两罪,属想象竞合,应当择一重处断。故只有选项B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k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丙是情侣关系,得知丙出轨,甲等待着复仇的时刻。有天甲得知丙第二天将会与第三者搭乘A308航班前往马尔代夫度假,于是甲冒充军人身份在各大微博、论坛上虚构“丙是恐怖分子,明日将会搭乘A308。通过自爆将A308航班在天空中炸毁”的消息。甲的好友乙已知这些信
关于贪污贿赂等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钟某到银行取款时,将被害人陈某遗留在自动取款机内的银行卡密码修改后拿走,并先后多次用该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4万余元。对钟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为获取超额利润,在明知其所经销的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总计达到180万元。一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而导致短路,引起火灾,造成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情形是:()
张某犯了A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下列哪一选项的判决符合我国刑法规定?()
下列哪些情形不能适用假释?()
董某为在房屋拆迁中取得更多的拆迁安置款,伪造了其与妻子离婚的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从而成功骗取巨额房屋拆迁款。对董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入户抢劫”?()
随机试题
A.孟鲁司特B.扎鲁司特C.普鲁司特D.丙酸倍氯米松E.茶碱结构中含有黄嘌呤的是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从人的()出发,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否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往往会产生副作用。
组织流水施工,确定流水步距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
当前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基本上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________。
下列物业经济指标中,不属于写字楼物业经营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是()
“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这种技巧是()
下列关于公务员岗位变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各种立法文件的效力问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