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

admin2014-01-07  46

问题 试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

选项

答案科举制度是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至清末,历1300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官吏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成为巩固士族门阀势力的工具。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开皇十八年(598年),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及总管、刺史以才、德两科为中央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 唐循隋制,继续实行科举取士。科举大体分两类。一类为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和进士最为重要。明经考试以经帖为主,进士考试以诗赋为主。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先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为礼部侍郎。常科的考生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是生徒,一是乡贡。由中央和地方学校将经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就叫做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者,可向州、县提出书面申请,经考试合格,由州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随各州进贡物品解送。所以称为乡贡。另一类是制科,由天子主持,科目多临时设置,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制举不常举行,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则天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宋代科举办法,大体沿唐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格,取士名额大大增加,登第士人的待遇也大为提高。973年,增设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宋太宗时,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的制度;为防止考官徇私和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查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科举登第的进士,也不必像唐代那样守选,而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在以后的升迁中也比恩荫等为官的人快。 蒙元时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元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举办科举次数极少;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悬殊,名额却一样;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都比汉人、南人要少而简单。科举制在蒙元时期,基本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科举制僵化并逐渐走向反面。明朝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的八月,在省会举行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人在京城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参加殿试。殿试中选者称进士,分三甲,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不得有任何个人发挥之处;文章的格式也被规定为形式呆板的八股文。 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余年,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第一,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无数普通百姓凭借学识进入统治阶层,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 第二,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流动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笼络、控制了读书人,有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 第三,科举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及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上也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科举的发展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政治、社会、文化范式,这对于形成统一的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另外,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民间读书风气的兴盛,客观上对于普及文化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科举制从本质上来讲,是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有其弊端。科举考试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社会思想趋于僵化;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在科举制度引导下,读书人沉迷于经疏,轻视科学文化,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贫乏,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qU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