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在风景区旅游,见一失恋女子欲跳崖自杀。张某赶忙救助,她明确拒绝高喊到:“让我去死,不要管我。”张某不听,强行将女子送到医院,为其支付医疗费l000元。在助过程中,自己的相机和女子的钱包都不慎遗落。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酌是:( )
张某在风景区旅游,见一失恋女子欲跳崖自杀。张某赶忙救助,她明确拒绝高喊到:“让我去死,不要管我。”张某不听,强行将女子送到医院,为其支付医疗费l000元。在助过程中,自己的相机和女子的钱包都不慎遗落。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酌是:( )
admin
2014-04-28
70
问题
张某在风景区旅游,见一失恋女子欲跳崖自杀。张某赶忙救助,她明确拒绝高喊到:“让我去死,不要管我。”张某不听,强行将女子送到医院,为其支付医疗费l000元。在助过程中,自己的相机和女子的钱包都不慎遗落。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酌是:( )
选项
A、张某违背女子的意思,不构成无因管理
B、张某可以要求女子支付医疗费1000元和自己相机的损失
C、张某可以要求女子支付一定报酬
D、张某应当赔偿女子钱包的损失
答案
B
解析
《民法通则意见》第1 32条的规定:《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无因管理的后果:(1)管理人向受益人要求管理费用:①所支必要费用;②所负债务;③所遭损害。(2)管理人非故意、重大过失致损,不负赔偿责任。张某救助女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其可以要求女子赔偿自己受到的损失和所支付的医疗费1000元。本题正确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r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案件中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有:
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必要共同诉讼的有: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公司负责建筑某住宅楼。合同签订后,乙公司进行了施工,并经验收合格。甲公司以乙公司在签订合同时不具备相应资质为由拒付工程款,为此引起纠纷。经查,乙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尚未取得相应资质,但在工程竣工之前已经取得了相应资质
甲向乙借款5万元,由丙以自己的小汽车一辆设定抵押担保。甲乙约定,借款期限一年,甲放弃时效利益。借款期限届至,甲未还款。又逾二年余,乙向甲请求还款未得,遂请求丙承担担保责任,引起纠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某县居民吴某依法取得位于该县皇后大街西侧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吴某在该宗土地上建造三层楼房的申请得到了城建部门的批准,并领到了建筑许可证。由于资金不足,吴某盖到二层就封顶了,他准备积累资金以后再加盖第三层。吴某因做生意急需本钱,便将该楼房第一层转让给了
2006年2月,远程运输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李某投保了保险金额为10万元的长期人寿两全险。2009年1月,检察院查出李某贪污公款私下炒股造成巨额亏损的犯罪事实,准备提起公诉。李某闻讯后,惶恐不安,遂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此后,李某家人持保单到保险公司索赔。此
甲、乙、丙三人拟设立一合伙企业,其中甲为一有限责任公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督促程序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乙公司在与甲公司交易中获金额为300万元的汇票一张,付款人为丙公司。乙公司请求承兑时,丙公司在汇票上签注:“承兑。甲公司款到后支付。”下列关于丙公司付款责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一艘油轮在进入我国某海港时因受海浪影响而触礁,部分原油泄漏,我国某救助公司立即对其进行了救助,将其安全拖带到港口并防止了原油的进一步泄漏。关于此次海难救助,根据我国《海商法》,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钢结构薄板变形时,可采用点状加热法,若钢板较薄,则_________。
简述URL的组成。
腺性唇炎见光化性唇炎见
下列哪种药为麻醉前神经安定镇痛
关于咳嗽用药A、苯丙哌林B、右美沙芬C、喷托维林D、右美沙芬复方制剂E、可待因青光眼患者应慎用的是
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有()。
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如果要求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时最小,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
SNMPv2增加了一个非原子的Get命令,可以做到(46),SNMPv2增加的 Inform命令使得网络管理的结构可以是(47)。SNMPv1的报文中除版本号和SNMP PDU外,还包括(48),在SNMPv2中在原PDU的基础上增加了(49)信息。 RM
A、Thefederalgovernment.B、Individualpublicschools.C、Theeducationchief.D、Individualstatesanddistricts.D本题考查事实。由句(1)可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