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黄某决意报复李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李某住在山坡上)。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李某,并延烧至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2012/四/2部分) 问题:认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
黄某决意报复李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李某住在山坡上)。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李某,并延烧至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2012/四/2部分) 问题:认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
admin
2014-12-19
53
问题
黄某决意报复李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李某住在山坡上)。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李某,并延烧至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2012/四/2部分)
问题:认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有哪些理由?如否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有哪些理由?(两问均须作答)
选项
答案
黄某放火与范某死亡之间,介入了被害人范某的行为。 肯定因果关系的大致理由:(1)根据条件说,可以认为放火行为和死亡之间具有“无A就无B”的条件关系;(2)被害人在当时情况下,来不及精确判断返回住宅取财的危险性;(3)被害人在当时情况下,返回住宅取财符合常理。 否定因果关系的大致理由:(1)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放火和被害人死亡之间不具有相当性;(2)被告人实施的放火行为并未烧死范某,范某为抢救数额有限的财物返回高度危险的场所,违反常理;(3)被害人是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非常清楚,因此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4)被害人试图保护的法益价值有限。只有甲对乙的住宅放火,如乙为了抢救婴儿而进入住宅内被烧死的,才能肯定放火行为和死亡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t6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股票的票面价值,即股票净值或每股净资产,是指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的价值。()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直复营销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邮购、目录营销、电话营销、电视营销、网络营销等。()
在现代营销环境下,企业销售的必须是产品整体概念下的—个系统,扩大延伸含义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下列哪一项不是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时会面临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问题。假设无论外购还是自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那么这类问题决策时,一般只考虑()。
(2011年案例分析第79—82题)刘某是某服装厂工人,自2001年进工厂后仅签过一次3年期合同,工资为每月2000元。2010年工厂为规范管理,经过民主程序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并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备案。集体合同中除规定了劳动报酬等相关内容外,还约定在服
M公司1999年末流动负债为60万元,速动比率为2.5,流动比率为3.0,产品销售成本为50万元。假设M公司本年度没有待摊费用,存货保持不变。根据以上资料,该公司1999年存货周转率为( )。(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张某在甲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甲公司准备和张某再签订一份5年的劳动合同,张某则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甲公司认为如果张某拒绝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公司就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发
随机试题
按照钢中碳含量分类,25钢属于()。
患者,女,39岁,已婚。体格检查时乳腺B超示左乳外上有1.5cm×1.5cm实性包块,入院治疗。入院后入睡困难,易觉醒。引起患者睡眠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出租包装物的人工费应通过“销售费用”账户核算。()
下列()属于操纵市场行为。
下列选项中,不是中国银监会对原国有商业银行评估指标的是()。
从历史上看,金融监管是从监管()开始的。
下列属于优抚对象的是()。
知识分子的______是导致电视剧评价体系无法建立的一个原因。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甚至是可待成经典的电视剧播出,但却很少有知识分子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电视剧进行深度评析。这种状况的形成,是长期以来电视剧______的结果,甚至导致拒绝观看与评价国产电视剧成为一
(96年)设函数f(x)在区间(一δ,δ)内有定义,若当x∈(一δ,δ)时,恒有|f(x)|≤x2,则x=0必是f(x)的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求包含(49)。 I.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Ⅱ.网络的安全性 Ⅲ.身份认证 Ⅳ.数据的完整性 V.交易的不可抵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