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宾馆与制衣厂订立了一份服装加工承揽合同,规定制衣厂为宾馆加工制作工作服500件,面料由宾馆提供。合同附则部分规定:“合同经公证生效。”合同签订后,未办理公证手续,宾馆向制衣厂提供了60%的面料,制衣厂如约加工。由于宾馆资金紧张,宾馆提出变更合同,加工服装
某宾馆与制衣厂订立了一份服装加工承揽合同,规定制衣厂为宾馆加工制作工作服500件,面料由宾馆提供。合同附则部分规定:“合同经公证生效。”合同签订后,未办理公证手续,宾馆向制衣厂提供了60%的面料,制衣厂如约加工。由于宾馆资金紧张,宾馆提出变更合同,加工服装
admin
2015-06-17
84
问题
某宾馆与制衣厂订立了一份服装加工承揽合同,规定制衣厂为宾馆加工制作工作服500件,面料由宾馆提供。合同附则部分规定:“合同经公证生效。”合同签订后,未办理公证手续,宾馆向制衣厂提供了60%的面料,制衣厂如约加工。由于宾馆资金紧张,宾馆提出变更合同,加工服装减为300件,并中止剩余服装所需面料的供应,制衣厂不同意。制衣厂完成300件服装的加工后,将服装送至宾馆,宾馆按60%的货款进行结算。制衣厂要求宾馆继续履行合同和支付违约金。本案中,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选项
A、合同成立但未生效
B、合同成立且生效
C、制衣厂请求支付违约金应予支持,请求履行合同不予支持
D、制衣厂请求支付违约金和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均应支持
答案
BE
解析
本题涉及承揽合同的成立、变更与解除问题。依《合同法》第36条、第37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本题中,某宾馆与制衣厂虽然约定,合同经公证生效,但宾馆向制衣厂提供了60%的面料,制衣厂如约加工,表明双方当事人通过履行的方式使合同成立,由于承揽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该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此外,在承揽合同中,依照《合同法》第258条和第268条的规定,定作人中途变更承揽工作的要求,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由此可以推定,在承揽工作进行中,定作人享有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权利。承揽人不得请求定作人继续履行合同,只能请求定作人赔偿损失,这是由承揽合同的性质所决定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WSJ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气血津液与舌象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患者王某,女,26岁,未婚,体检中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来院治疗。医生检查后拟进行手术治疗,但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影响生活质量,经医生解释和说明,并让患者和家属考虑。患者最后消除了心理负担并要求保密。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下,决定进行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满意,体现了
有关AFP升高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正确
下面哪种说法对胃溃疡是正确的?
女性,54岁。优秀话务员,近几年怀疑丈夫有外遇,看电视时激动,控制不住,外出走失1周找不到自己家,住在露天,公安人员收留送回家,吃饭用手抓着吃,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既往高血压7年,脑梗死后10个月,神经系统检查:BP225/110mmHg,说话口齿不清,
关于性激素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患者,男性,59岁。进行性记忆力下降6个月。怀疑有人偷自己的东西,认为爱人对自己不忠诚,常与邻居发生争执,有时尾随年轻女性,行为幼稚、任性。家人无法管理因此住院治疗。既往无脑血管病史。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有2位需要输血的患者,一位是当地农民,一位是知企业家,医师按照申请单的先后顺序为患者配血,而不考虑患者的社会地位。那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
A.基本法律B.卫生行政法规C.地方卫生法规D.卫生法律E.卫生规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是
A.财产关系B.财产赔偿C.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E.刑事责任
随机试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
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鼻息肉术前影像学检查首选的检查是
同一采石场同一类集料,当集料规格较多时,可以分别进行洛杉矶磨耗试验。()
工程项目按照建设性质可分为()。
投资利税率是()。
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小王:我想这次大家都能过吧!小张:怎么可能?你没看见我乌云密布吗?小李:小顾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
在以下关于少数民族居住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______。
(2015年单选19)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紧急状态的表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