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上限效果”假说(中国政法2008年研)
“上限效果”假说(中国政法2008年研)
admin
2022-03-15
49
问题
“上限效果”假说(中国政法2008年研)
选项
答案
“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说由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与“知沟”假说相反,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九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a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口语。()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_____。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绘于_______。
民间文学在体裁上,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兰博基尼、贝纳通、阿玛尼、古奇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欧洲国家,其货币名称是()。(华中师范大学2010)
中国史书有哪些体裁,各有什么特点?(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该刊物为季刊。
《六合丛谈》(华中师大2010年研)
“开元杂报”(华东师大2018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清华大学2006年研)
论述五四时期《新青年》的发展过程。(复旦大学2012年研)
随机试题
简述《创业史》的艺术成就。
会计科目较多时采用的编号方法是()
论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什么是艺术发生的劳动说?什么是艺术发展的多元说?
骨盆底最坚韧层为
早期妊娠,是指
AQL的确定,一般来说,由()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什么不同?并分别列举二者的几种评价方式。
公安民警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计算标准,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计算。国家上年度职工()的数额,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为准。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