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英国--当事人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并执行该国作出的民事判决,我国法院收到申请后,如何处理?( )
英国--当事人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并执行该国作出的民事判决,我国法院收到申请后,如何处理?( )
admin
2009-03-15
69
问题
英国--当事人请求我国法院承认并执行该国作出的民事判决,我国法院收到申请后,如何处理?( )
选项
A、审查后认为可以执行并判决承认该判决的效力,后发出执行令予以执行
B、审查后认为可以执行并裁定承认该判决的效力,后发出执行令予以执行
C、不予受理,直接退回
D、审查后认为可以执行,并按照该国外判决予以执行
答案
2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7条的规定;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第268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后,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认其效力,需要执行的,发出执行令,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本案中,人民法院应该对该申请予以审查,认为可以执行的以裁定承认其效力,并发出执行令予以执行,而非直接依照该国外判决予以执行。所以奉题的正确答案是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c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乙两个工厂均向丙的农田排放工业污水,造成丙的农田里的种植物大量死亡。丙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损害赔偿,则关于甲和乙在本案中诉讼地位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两公司根据仲裁协议,向A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审理中,两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并申请仲裁庭依和解协议作出裁决。裁决作出后,甲公司拒不履行其义务,乙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甲公司则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法院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李纳德向北京市海淀区苏菲家政公司要求委派一位擦玻璃工。苏菲公司委派工作人员小梅前往。小梅在擦玻璃时,不慎将李纳德的波兰琥珀打碎。李纳德让小梅赔,小梅说赔不起。李纳德找苏菲公司,该公司称琥珀是小梅打碎的,与其无关。李纳德遂向人民法院起诉。小梅、苏菲公司的诉讼
张三与李四因房屋所有权纠纷一案诉至法院。该案一审判决生效后,原告张三申请再审,后法院再审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那么张三与李四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民事诉讼法》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中,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不包括下列哪项情形:()
中国合资公司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在中国没有住所)在中国A市订立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5台电子设备,并由乙公司负责将该电子设备运到甲公司所在的B市。此外,还约定一旦发生争议无论向哪国法院起诉,均适用德国民事诉讼法。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发
张某因合同纠纷起诉齐某,一审法院判决张某胜诉,确认张某对齐某享有债权。双方在上诉期内均未上诉。齐某一直未实现该债权。下列主体中,在满足法定条件下有可能启动本案再审程序的有哪些:()
2016年8月,C市D区基层法院对某轮胎厂诉某橡胶厂购销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为有效合同,某橡胶厂应按时足量提供合同约定的货物。在判决向双方送达后的第二天,一审法院就发现了原判决有错误,在原合同法律效力问题上应认定为无效。在此情况下,
下列关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说法中,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哪一项:()
随机试题
耳廓上触及痛性结节时多考虑为
男,28岁。胸外伤4小时。查体:脉搏130次/分,血压90/58mmHg。伤侧胸膜腔穿刺抽出血液2ml,放置15分钟后凝固。外周血Hb68g/L,RBC2.56×1012/L。该患者应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建筑材料的组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质和()
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质量检验可分为________。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①会打球②个子越长越高③风沙吹进眼睛自然流泪④小孩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感到害怕⑤儿童理解了“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
A、 B、 C、 D、 D第一行图形分别有1、2、3部分;第二行图形分别有2、3、4部分;第三行图形分别有(3)、4、5部分,选D。
回避制度是我国传统任官制度的重要特点,此制始于东汉,后为历代沿袭,至清已形成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其目的是防止官员因某些关系徇情营私。清代回避制度主要有籍贯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清代任官的回避制度,规则繁密,超过往代,在嘉道之前执行尤为严格,在防
设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指数分布E(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在一棵树中,哪一个节点没有前驱节点?
A.acrossB.shortC.actualD.tentativelyE.alteredF.quickG.correctlyH.p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