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admin
2011-01-06
51
问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选项
A、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B、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
C、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同时请求返还定金5万元
D、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同时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
答案
C
解析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由此可见,二者不可并用,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主张。本题可作以下分析:
(1)若选择定金罚则,则乙应双倍返还定金,即10万元;
(2)若选择违约金,则为约定的违约金8万元,同时由于是乙违约,所以必须返还定金5万元给甲,这样甲共获得13万元,大于定金罚则的10万元,能获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得到法院支持,故C正确。
(3)禁止“并用式”选择,即甲不能要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另加定金罚则的10万元,总共18万元。故D项错误。
本题难点在于(2),选择了违约金责任后,原定金收受方还要将定金原价返还,“8万+5万”之意不是违约金与定金罚则并用,而是只适用违约责任。本题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p0e777K
0
浙江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迄今为止,福建省自然景观、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残疾、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问题。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风的认识,更多的集中在它的破坏力上,至于说到对风的利用,只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1978年的夏天。在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上,绿色和平国际的前总干事斯蒂文.索耶和他的朋友立起
美元贬值可以有效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打击其他国家对美出口能力,而促使美元贬值的有效手段就是推高市场的原油价格。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持______态度,______美元下跌。依次填入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公民个人信息往往被某些人暗中频繁交易流转到各种发送垃圾短信的公司,成了他牟取暴利的工具。替换画线部分最好的词语是()。
布什、奥布默特和阿巴斯以为,在创造一个巴勒斯坦的同时,哈马斯可以被密封在不为人重视的加沙。实际上哈马斯不断重申它有能力打断和平进程,通过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引发军事冲突吸引世界注意。美国舆论认为,只要哈马斯还能够使用火箭进攻以色列,和平进程就会停滞。对
“寓教于乐”是中国教育很大很大、很久很久的梦想,但长期以来这基本上是一个______般的梦想,大多数内地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比大人还辛苦,一天到晚头埋在课桌书桌上抬不起来。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某因涉嫌报复陷害罪被立案侦查后,发现负责该案的侦查人员刘某与自己是邻居,两家曾发生过纠纷,遂申请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
根据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2009年中国合同能源管(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0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增长67.37%。2009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417.30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增长40.83%。
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随机试题
正常生理条件下,乳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最长者可达
()是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高先生用10000元进行投资,年利率为8%,期限为3年。如果每季度复利一次,则3年后终值为()元。(答案取近似数值)
某企业设有零部件生产车间和组装车间。其中,组装车间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5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5小时。该业2014年预测该产品售价为500元,单位变动费用为150元,总固定成本为4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2012.江西】从教育有史以来,除()以外,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1】______【B9】______
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之;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
设连续函数z=f(x,y)满足=0,则dz|(0,1)=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