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案情:甲在乙向其讨要12万元欠款时与乙发生争执,拔刀将乙刺死。然后翻看乙衣兜,将乙携带的12万元借条找到销毁,另搜取5千元现金,信用卡一张,内有8万元存款,3万元的现金支票一张。随后,甲持信用卡消费4万元,持乙的身份证等到银行将现金支票3万元提出。甲在被抓
案情:甲在乙向其讨要12万元欠款时与乙发生争执,拔刀将乙刺死。然后翻看乙衣兜,将乙携带的12万元借条找到销毁,另搜取5千元现金,信用卡一张,内有8万元存款,3万元的现金支票一张。随后,甲持信用卡消费4万元,持乙的身份证等到银行将现金支票3万元提出。甲在被抓
admin
2010-06-20
40
问题
案情:甲在乙向其讨要12万元欠款时与乙发生争执,拔刀将乙刺死。然后翻看乙衣兜,将乙携带的12万元借条找到销毁,另搜取5千元现金,信用卡一张,内有8万元存款,3万元的现金支票一张。随后,甲持信用卡消费4万元,持乙的身份证等到银行将现金支票3万元提出。甲在被抓获归案后交代:当时心想这12万元欠款无法归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乙弄死了结此事。甲还交代大约在半年前曾经偶然遇到丙停车未熄火,就乘丙不注意时将车开走(该车估价20万元)。本想开到外地卖掉,到郊区后,甲翻看车内财物,发现有警官证和手枪一支,感到害怕,于是又将车开回原处。另查明,甲曾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于3年前被假释,甲杀死乙时在假释考验期内。
问题:
甲盗窃汽车的行为是否是犯罪中止?
选项
答案
不成立中止,犯罪过程结束、犯罪既遂后返还原物的行为,是犯罪后的表现,不成立犯罪中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wB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移送管辖的规定进行移送管辖,应符合的条件是()。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私营小业主李某拖欠甲公司货款5万元,甲公司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李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受理后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成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在处罚时( )。
中国甲公司与美国乙公司于1999年10月2日以FOB天津价格条件签订了从中国向美国出口一批纽约唐人街华人所需春节用品的合同,乙公司通过银行开出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为1999年12月10口至21日天津装运,乙公司所订船舶在来天津的途中与他船相碰,经修理于20
甲受国有公司委派,到该公司控股的A公司任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系A公司财务部主管,在甲的策划下,甲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了A公司的财物50万元,甲分得35万元,乙分得15万元,后来,甲在其配偶的规劝和陪同下,向司法机关
李律师担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贾某的诉讼代理人参加庭审,李依法享有哪些权利.2005年1月,商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程某的父亲程父对商某提出附带民事诉讼。下列陈述中,哪些属于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程父依法享有的权利?(
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生育的()
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当()
张某(15周岁)先后与李某(15周岁)诈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与王某(19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千余元之后又将被害人杀死;与赵某(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3千元。请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张某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则不属于被剥夺的政治权利的是()。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VBA函数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功利组织的是()
肝硬化患者可建立和开放的侧支循环有( )。
男,3岁。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查体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见圆形隆起,呈串珠样。X线检查示骨骺端增大。该患儿可能的营养缺乏病是()
患者,女,35岁。患慢性腹泻4年。大便每天4~5次,常带少量脓血,大便培养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少数散在浅溃疡。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关于桥梁支座的说法,错误的是()。
许多州议会正在考虑建议,大意为某些政策不应当由议会自身决定,而应由每个投票者都能参与的全民投票决定。对这些建议的批评者争辩说,公众公民投票的结果会是偏袒的,因为富人特殊利益集团能够通过电视广告影响投票者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批评者的论
【材料一】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同时,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对执行王明军事路线的一些领导同志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的住房上。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用二分法进行插入排序,记录移动个数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