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admin
2019-04-17
34
问题
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选项
答案
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实行两税法。 (1)背景: ①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批流失,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山东、河北、河南不再为朝廷所有,政府的经济实力大幅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②国家控制的土地微乎其微,指望依靠名存实亡的均田制以解决财政危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③为了应付浩大的财政支出,政府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境,反而造成赋役制度的进一步混乱。 ④方镇州县各自为政,巧立名目,贪官污吏夤缘为奸,中饱私囊。豪强富户百般规避,转嫁负担,贫弱百姓则旬输月送,不得休息。以上情况表明不改变旧的赋役征收原则,仅靠加重对现存课丁的压榨来维持财政收入的办法已经走上了绝路。 (2)内容: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主要内容包括: ①统一税目,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他一切赋敛纳入两税。 ②依据土地财产划分户等,不论主客、丁中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行商由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 ③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④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的全国垦田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各州。 (3)评价: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 ①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 ②立法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户口。 ③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重要的手段。 ④唐政府长期不调整户等,使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 ⑤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不断加重。 ⑥小的附加税并未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 总的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
解析
古代的几次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是基础知识,是每年的必考点必须掌握,两税法就是其中的一次影响比较大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改革,考生在复习中要把几次改革联系在一起,比较异同,进而挖掘其内在的规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3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汤若望】南开大学2015年中国历史真题;南开大学2017年中国历史真题
【普拉提亚战役】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世界通史真题
【工党(英国)】南京大学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
简论晚清的立宪派。(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
列举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三部专著和三部汇编,写出书名、作者(编者)并评论。(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塞尔维乌斯改革后获得公民大会主要权力的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为了加强与乌孙的关系,西汉先后将()和()两位公主远嫁乌孙王,巩固了汉与乌孙的关系。
埃及学
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随机试题
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鉴别时,下列哪些体征更支持心源性哮喘
固化操作中,每层填充后光照时间为()
下列不属于管理工作流程组织的是()。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根据间接填列法填列的项目是()。
()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一总体指标为基础,计算其各构成项目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然后比较不同时期的各项目所占百分比的增减变动趋势。
某企业组织20名专家组成小组,根据专家的知识、经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进行多轮的直觉判断与预测。这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是()。
下列做法中,符合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李某系某市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一般,严重影响企业业绩,受到上级领导及其他同事的谴责。某日清晨,第一位到岗清洁的保洁人员发现李某死于企业工位。李某死因不明,公安机关在尸体检验时应如何处理?()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______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
Theworld-famousBelgianhasarrivedinBritainwithhisequallyfamousdogforafive-monthstay—nearly70yearsafterhisfir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