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矩形基础计算地基沉降时,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无关的是( )。
矩形基础计算地基沉降时,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无关的是( )。
admin
2016-07-06
47
问题
矩形基础计算地基沉降时,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无关的是( )。
选项
A、基础的高度
B、计算上层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C、计算点的深度
D、矩形基础的长宽比例
答案
A
解析
矩形基础计算地基沉降时,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只与土层距离、计算点的深度以及矩形长宽比相关,与基础的高度无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8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抗拔桩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体容重取24kN/m3,桩径0.6m,桩长18.5m,桩间距2.0m,正方形排列,二级桩基,桩群分布10×15,总桩数150根。土层分布如下:0~13.5m为粉质黏土,γ=19kN/m3,qsik=50kPa;13.
某一黏性土层,根据6件试样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为φm=17.5°,cm=15.0kPa;并算得相应的变异系数δφ=0.25,δc=0.30。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则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
某建筑场地在稍密砂层中进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方形承压板底面积为0.5m2,压力与累积沉降量关系如下表:则变形模量正。为()。(土的泊松比μ=0.33,形状系数为0.89)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下图,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值?(
某软黏土地基天然含水量w=50%,液限wL=45%,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5m,成墩直径为1.2m,根据检测结果,单墩承载力特征值为Pk=800kN,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后该地基
某砂土地基,土体天然孔隙比eo=0.902,最大孔隙比emax=0.978,最小孔隙比emin=0.742,该地基拟采用挤密碎石桩加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挤密后要求砂土相对密实度Dr1=0.886,为满足此要求,碎石桩距离应接近()。(修正系数ξ取1
土坝因坝基渗漏严重,拟在坝顶采用旋喷桩技术做一道沿坝轴方向的垂直防渗心墙,墙身伸到坝基下伏的不透水层中。已知坝基基底为砂土层,厚度10m,沿坝轴长度为100m,旋喷桩墙体的渗透系数为1×10-7cm/s,墙宽2m,当上游水位高度40m,下游水位高度1
环境噪声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报送环境噪声( )。
设计一个坡高15m的填方土坡,用圆弧条分法计算得到的最小安全系数为0.89,对应的滑动力矩为36000kN.m/m,圆弧半径为37.5m;为此需要对土坡进行加筋处理,如图6—8所示。如果要求的安全系数为1.3,按照《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
某挤密砂桩处理地基,已知砂桩直径为50cm,砂桩材料的内摩擦角为35°,间距1.5m,按三角形布置,桩间土cu=40kPa,γ=18kN/m3,φu=0,另设基础宽度为2m,长为3m,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为4MPa,砂桩的压缩模量为10MPa。则桩间土极限
随机试题
时间序列预测
电阻型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正常直方图曲线呈现
下列是关于民事诉讼程序和仲裁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的一些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某铁路项目山区路段临近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对声音即为敏感。过程分析应给出()。
由于地形的起伏变化较大,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呈现不同规则状布置而形成的道路系统是()
整个证券市场的核心是( )。
3,4,5,9,10,19,20,()。
在黑、蓝、黄、白四种由深至浅排列的涂料中,一种涂料只能被它自身或者比它颜色更深的涂料所覆盖。若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Ⅰ.这种颜色不是蓝色。Ⅱ.这种颜色不是黑色。Ⅲ.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Justasstressisanaturalreactiontoasenseofdanger,experiencingchronicstressisanaturalresponsetofeelingbesieged
NewDiscoveriesofPublicTransportA)AnewstudyconductedfortheWorldBankbyMurdochUniversity’sInstituteforSciencea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