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admin2022-08-08  33

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个别地方已经发展到“垃圾围村”的地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凸显出农村环境治理之困,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曾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多个地点,就农村的垃圾问题展开调查。据相关报道披露,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木卜村,垃圾包围山村,气味令人窒息;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舟渡村,一百多亩“垃圾沼泽”惊现三区县的交界地带,人只要进村靠近这个地方,成群的苍蝇就会一窝蜂地围追着人跑。这些镜头下的垃圾堆,已经很难只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应该说是直接伴随着致命危险,且这种致命性还是双重的:
一是垃圾堆本身释放的“毒性”危害极大,垃圾焚烧的气味极其难闻,浓烟呛人;
二是垃圾随意倒在原有的池塘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沼泽地,人一旦掉入淤泥,瞬间就会被淹没。
在垃圾堆已发展到致命地步的另一面,是“没人管”现象。报道披露的多个案例中,接受采访的村民说得最多的便是“没人管”:“这个倒垃圾说起来有人管,谁管?当时管,应付过去就没人管了。”“没人管”是因为不知情吗?答案显然不是。调查发现,大多数地区村庄在处理垃圾这个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难点,那就是多个部门都在管,但每一个部门都不具体担负责任,最终似乎所有监管环节走完,垃圾围村的问题却依然照旧。这再次提醒有关部门,农村垃圾的治理,也要避免被“各自为政”的监管割据架空,各个部门的口号喊得再响,若不能捋顺职能分工,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强化结果导向的考核,就将演变为一种精致的形式主义。
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一方面,农民垃圾处理意识比较单薄,加上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就造成目前“无法处理”的窘境。另一方面,垃圾数量多、分布广、随意倾倒普遍,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混合,给集中治理带来很大难度。对此,相关专家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支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投资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填埋、焚烧、循环利用的场地和设备,让每个聚居点都能方便有效实现垃圾的回收和处理。
从根本上讲,“垃圾围村”问题是一个如何处理、消化农村存量垃圾的问题。要想解决该问题,除了引导农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外,还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协同行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既解决垃圾去向的问题,又解除污染的后患。其实,有些地方经过努力与实践,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例如,贵州侗寨建立“垃圾银行”破解垃圾围村,用垃圾兑换的绿色积分,可以在村里的“垃圾银行”换成盐、味精、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垃圾分类回收后,有重复利用价值的由“垃圾银行”管理者卖给废品回收商,收益作为管理者的工作补贴。
虽然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形势已经刻不容缓,而且任重道远,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充分认识和一致行动下,一定可以守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希望的田野。

选项

答案一、建立部门协同治理机制。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乡镇一级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垃圾治理工作。确保监管垃圾治理等工作落实,强化结果导向考核,制定奖惩办法形成激励。 二、引导农民和企业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广播、宣传栏、墙面标语等渠道,宣传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区分处理,讲解垃圾污染危害及分类处理的好处,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量。 三、加大资金支持,建设环卫设施。根据人口数量和分布、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投资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填埋、焚烧、循环利用的场地和设备,便于垃圾回收和处理。 四、调动社会力量协同行动。建立“垃圾银行”,探索垃圾兑换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模式;鼓励村民、废品回收商等共同参与,推动资源可回收利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95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