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100m×50m,面积约为5000m2,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 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
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100m×50m,面积约为5000m2,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 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
admin
2016-12-13
53
问题
某土方支护工程,基坑挖土深度为-12m,基坑上口标高为0.5m,基坑长宽约为100m×50m,面积约为5000m
2
,地下承压水位在-15m以下,-8m深处有局部滞水。
建设单位就该工程进行了招标,专业承包单位中标后,根据设计的基础图与地勘报告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形式有两种:支护形式一为:1:0.4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支护形式二为:-6m以上为1:0.3放坡“土钉墙+钢板网片”混凝土喷锚;下部-6~-12m为直径800mm的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护坡桩嵌固深度为2.5m。
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专业承包单位,对该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核签字、组织专家论证并尽快实施。
事件二:在基坑支护工程开始施工后,设计单位因建筑使用功能调整,对支护形式二的部位局部基础加深至-14m。
问题:
事件二发生后,专业承包单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才能继续施工?并写出理由。
选项
答案
专业承包单位需要完成的工作:重新对调整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才能按此继续组织施工。 理由:基坑加深2m后,支护形式二的护坡桩嵌固深度调整为3.2m,桩长加长、工程量增加、挖土深度加大、工期延长,基坑支护专项需要做重新调整。因此,专业承包单位需要重新对调整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能继续施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F8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一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天。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
暗龙骨吊顶的饰面板如采用石膏板,则须按照设计要求或构造要求对其板缝进行( )处理。
下列材料属于多孔吸声材料的是( )。
钢模板对拉螺栓见下图,在浇筑混凝土时受力类型为( )。
土方工程施工中,若面层已破坏,房心回填土沉陷的处理方法是( )。
以下关于木窗帘盒制作与安装说法正确的是( )。
安全标志牌的设置原则有“标准、安全、醒目、便利、协调、合理”,其中对于“合理”描述正确的是(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气管线和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年。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 )和可焊性等。
随机试题
缺口管理是用于管理()。
哈默和钱皮在《公司再造》一书中提出三“C”的力量,他们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是()
患者,女性,34岁。昨晚餐后2h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呕吐大量胃内容物。1月前B超检查发现胆囊增大。体检:体温38℃,脉搏90次/min,血)98/60mmHg。腹平软,剑突下有轻压痛,Murphy征阳性。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8
RNA转录的原料是
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渐转移而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增高的作用是
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最近2年内曾发生变动的,应披露变动情况和原因。( )
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首推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主要有()。
DanielleSteel,America’ssweetheart,isoneofthehardestworkingwomeninthebookbusiness.Unlikeotherproductiveauthors
A、Becausetheycanprepareandservemeals.B、Becausetheyknowhowtotakecareofchildren.C、Becausetheyhavereceivedprop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