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甲乙两公司虚立买卖合同一份,向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审查合同和收取保证金后,与甲签订承兑协议,在汇票上签章承兑。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获取物资一批。甲乙的负责人将物资抛售后携款潜逃。丙向银行提示付款时 ( )
甲乙两公司虚立买卖合同一份,向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审查合同和收取保证金后,与甲签订承兑协议,在汇票上签章承兑。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获取物资一批。甲乙的负责人将物资抛售后携款潜逃。丙向银行提示付款时 ( )
admin
2014-12-12
83
问题
甲乙两公司虚立买卖合同一份,向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审查合同和收取保证金后,与甲签订承兑协议,在汇票上签章承兑。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获取物资一批。甲乙的负责人将物资抛售后携款潜逃。丙向银行提示付款时 ( )
选项
A、银行应当拒付,理由是甲乙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汇票无效
B、银行应当拒付,理由是银行承兑是被欺诈而为的行为,应当撤销
C、银行不能对丙拒付,因为丙是善意持票人
D、银行应当对丙拒付,因为本案涉嫌犯罪,应当先处理刑事部分
答案
C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票据基础关系无效并不导致票据关系无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Fe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票据法题库法学类分类
0
票据法
法学类
相关试题推荐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解决实体问题的准据法选择,一个最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适用_____。
中国《民用航空法》第189条规定: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_____。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的船舶所有人可以免责的情况有:(1)由于战争行为、敌对行为、内战或武装暴动,或特殊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抗拒性质的自然现象所引起的;_____;(3)完全是由于负责灯塔或其他助航设备的政府或其他主管当局在执行其职责时的疏忽或其
(2009年4月,2007年4月,2006年4月)在国际私法历史上,最早提出“侵权行为自体法”说的是_____。
1954年3月1日订于海牙的_____专门规定了域外调查取证。
张某和白某均为中国公民,于2008年结婚,婚后定居A国。2010年,张某与白某发生争吵,决定离婚,A国法律禁止离婚,故张某与白某根据A国法律达成长期分居协议,现张某请求中国承认并协助执行张某与白某的长期分居协议。请问:中国是否会承认和协助执行张某与白某达
某企业甲于2003年获得了“兰亭”商标专用权,使用在女士服装上并已经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2011年5月,企业乙通过域名注册商丙注册了“lanting.com请回答:乙的抗辩是否成立?为什么?
某公司于2005年4月1日向我国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递交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6年2月8日获得授权。根据我国专利法,该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于()
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甲、乙合作署名的《周游世界》丛书,该丛书的内容经过甲、乙多次修改,已无法区别甲、乙各自的创作部分,在出版合同中约定,甲、乙允许出版社在中国大陆享有简体版出版权。该书出版后销售很好,M国文化出版公司G与出版社协商,欲购买该书在M国的英文出版
甲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乙公司恰好有一笔富余资金。乙公司于是委托A银行向甲公司提供贷款。乙公司与A银行签订了委托协议,A银行与甲公司签订了借款协议。借款协议到期后,甲公司未能按期归还贷款。问:(1)乙公司能否要求A银行归还贷款?(2)乙公司是否
随机试题
鲁迅着力描写那些在中国民族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他们包括()
患者24岁,人流术7个月后一直阴道淋漓出血,胸痛1周,喷射性呕吐1天,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腔内未见胎囊但宫腔线不清.肌壁间局灶血流丰富。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处理
全血通常贮存的时间为
风热型面瘫,宜加用()面瘫恢复期,宜加用()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甲公司得知乙公司正在与丙公司谈判。甲公司本来并不需要这个合同,但为排挤乙公司,就向丙公司提出了更好的条件。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也借故中止谈判,给丙公司造成了损失。甲公司的行为如何定性?
从策划报告的()来分,可分为开发项目决策策划报告、开发项目实施策划报告和开发项目运营策划报告。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发生的有关债务重组经济业务如下:(1)2×16年1月1日与丙银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将丙银行于2×15年1月1日贷给甲公司的3年期,年利率为9%,本金为500万元的贷款进行债务重组,丙银行对该项贷款未
如图所示,在边长1米的正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D,分别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与正方形的边相交,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π=3.14)
下列有关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